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í

【音】 儿氏有而、尼二音,而分两姓,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。参见儿(Ní)姓。【源】 北魏时贺儿氏后改为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0,70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儿乌干,代北人,北魏时司空、高平公(21,242)。儿念田,元时绛州人,至元中为郓城县达鲁花赤(21,399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并注其源: ① “以事为氏”,“吴郡有语儿,生而语,子孙氏焉。”②或为改氏,其注据《河南官氏志》 云:“贺儿氏改为为儿氏。”此则出自鲜卑族。

一音ní,亦为姓。

大夏赫连勃勃有镇东将军儿真之; 元代有儿念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í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璘鹤,明无锡人,进士,见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(19,21)。

  • 㒞蒙

    读音:Xiémé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广韵》注云: “羌姓。”未道其详。或作“携蒙”、“儶蒙”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作“㒞蒙”,音xīméng。

  • 读音:Shǐ/Shyy,Shr【综】 源出不详,湖南祁东有此姓,见《祁东县志》。

  • 读音:Líng【源】 ①古有灵国(故城或在今山东滕县东40里之故灵丘城),子孙以国为氏。舜七友之一灵甫,乃其后也(17,60,76)。②系自姜姓。齐灵公之后,以谥为氏(8,17,60)。③系自子姓。宋

  • 读音:Kuàng况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。周初,舜后人被封于况地,后代便以封地名为姓。二是源自荀子后人。荀子名荀况,后人有以祖名为姓者。况姓早年分布在四川部分地区,现主要居住在江西

  • 读音:xiān【音】 亦音线(Xiàn)(17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隰叔初封于先,故以为氏(17,60)。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仆蛮寨(今景洪东南勐罕地域)土目为先氏(253)。【望】 绛郡、河东(17

  • 读音:Hé【源】 古有盇国,盇即��也。汉景帝封后之兄王信为盇侯,即古盇国地(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北80里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与盍同(62)。【

  • 子伯

    读音:zǐ bó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卫大夫伯季之后(6,11,12,17)。【人】 子伯先子,周时魏人,居西河,为子夏之门人(6,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

  • 读音:Zhu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鼐齊哩

    读音:Nàiqí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180)。【人】 鼐齐哩希岱,清正蓝旗人,世居克什克腾,清初从征山东有功,赐巴图鲁号,授骑都尉,顺治中加一等轻车都尉兼云骑尉(2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