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兀魯兀

兀魯兀

读音:Wùlǔwù
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13,57)。兀鲁兀为蒙古尼鲁温部一支,由兀鲁兀台后裔组成(397)。《元史》作〔兀鲁兀台〕,其先剌真八都(一作琳沁巴丹),以材武雄诸部,生五子,名兀鲁兀台、忙兀、扎剌儿、弘吉剌、亦乞列思。元太祖即位,因其功,遂命五子子孙各用五子之名为氏(57)。【变】 亦作〔兀鲁兀惕〕(39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乌楞乌〕(24)。【人】 怯台,兀鲁兀台氏,术赤台之子,历事元太宗、定宗、宪宗、世祖,以劳封德清郡王(399)。

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 “乌楞乌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御

    读音:zhū yù齐简公臣诸御鞅后。(见《姓考》)齐简公有臣曰诸御鞅。(见《吕氏春秋·慎势》)

  • 德馬

    读音:Démǎ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读音:Bǐ【望】 见《姓觿》(17)及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望】 牂牁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地区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

  • 读音:bǎo宝氏,见《姓苑》。宝篆庆,元人,皇祐进士。(见《奇姓通》)▲〈元〉宝鲁,高平人,中书省检校官。

  • 读音:xi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作为姓氏,《汉语大字典》音yáo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读音:Cóng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为改姓。东周平王封少子精英于枞国,在今安徽桐城东南,称枞侯。其后代就以枞为氏。汉以后,去木旁为从氏。二是源自汉代将军从公,其后人以祖字为姓氏。从姓较为少

  • 窦公

    读音:dòu gōng魏文侯时乐人窦公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读音:Yū於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,据说黄帝有臣子名於则,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———履,结束了古人光脚的历史,被封于内乡,其子孙后代以於为姓,通常认为,於则是於姓的始祖。二是以

  • 鉤弋

    读音:Gōuyì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一作“鈎 (钩)弋”。“鈎弋夫人,汉河间人,姓赵氏。生时两手皆拳。武帝巡河间,召见,披其手。即伸。乃幸之,号拳夫人。进倢伃,居鈎弋宫,

  • 恩克依

    读音:Ēnkèyī鄂温克族姓氏。出自索罗共氏族,指居住在山林或距离河流较远的索罗共人。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