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兀羅帶

兀羅帶

读音:Wùluódài
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【变】 ①《南村辍耕录》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罗歹氏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乌鲁岱氏(24)。〔兀罗歹〕、〔乌鲁岱〕等似均为兀罗带之异译。②脱因,号林菴,蒙古兀罗䚟氏,荫授岳州路判官,元至顺元年累迁镇江路总管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(399)。䚟即歹。〔兀罗䚟〕似即兀罗带之异译。【人】 孛罕,兀罗带氏,元太宗时授左手万户(399)。忽都,蒙古兀罗带氏,孛罕之子,元初授蒙古汉军总管(61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ēng【音】 征氏有Zhēng、Zhǐ二音(15,17,63)。参见徵(Zhǐ)姓。 【源】 ①商时有理徵,字德灵,以直道不容于纣而死,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,其后有征氏(10,12,17)

  • 读音:K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布思尼

    读音:Bùsīní景颇族姓氏。意为 “棉花”,以之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Cé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陕西城固(383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河北肥乡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浙江之余姚、椒江等

  • 徹木袞

    读音:Chèmùgǔn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为女真之白姓,“以姓为氏”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经民族融汇,至清融为蒙古族,世居喀喇沁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彻穆衮”。

  • 馬惹

    读音:Mǎrě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约家支,甘肃、四川盐边、云南元谋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慶父

    读音:Qìngfǔ【源】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【人】庆父藉,春秋时为楚工正(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《世本》 注云: “楚

  • 木卡

    读音:Mùkǎ景颇族姓氏。相传为互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鄂恩濟特

    读音:Èēnjì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林(23,63)。【人】 鄂恩济特喀喇岱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巴林,天聪中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为清蒙八旗

  • 燕只吉台

    读音:Yānzhǐjítá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 【变】亦作〔燕只吉䚟〕(57),而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扬珠济达〕(24,63)。 【人】彻里,燕只吉台氏,从元太祖定中原,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