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令狐

令狐


读音:Líng hú

令狐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晋国高官毕万的曾孙魏颗,因活捉秦国大将杜回,受晋国君主封于令狐。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为姓。

令狐姓早期活动于山西一带。令狐郡望出于太原郡。

令狐历史人物有唐代京兆华原人令狐楚,进士出身,历任右拾遗、中书舍人,官至宰相。历六朝,为人宽厚有礼,以仁惠理政,深受器重。

令狐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三十二位。


【音】 亦音Línghú(17,396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有毕万,仕晋,其孙犨封于魏,犨之子颗以获秦将杜回有功,别封于令狐(故城在今山西临猗西南),子孙因以为氏(6,9,11,17)。②唐时狐氏有改为令狐氏者(60,62)。【变】 ①后有改令氏者(17,62)。②后有合令狐为��(音狐或棱)者,今贵州桐梓、四川重庆均有此姓。③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令孤氏(427),〔令孤〕似系令狐之误。【望】 太原、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四川富顺(395)、台湾高雄、台中、南投(64,68,261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山西平陆(298)、万荣、贵州正安、兴仁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令狐略,西汉时司空长史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之复姓。分布颇广: 今辽宁之昌图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贵州之普安,云南之马关,四川之长寿、合江等地均有,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有毕万,仕晋,其子犨,封於魏; 犨之子颗,以获秦将杜回功,别封於令狐,故为令狐颗。”此当 “以邑为氏。”令狐之邑,春秋晋地,在今山西之临猗西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唐时狐氏有改为令狐者。” 则令狐氏不独出自姬姓。

汉代有令狐·略; 三国时魏有令狐·邵,弘农太守; 唐代有令狐·楚,文学家; 清代有令狐·亦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唐代有岌藏。

  • 蘇木特

    读音:Sūmùt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木特氏(256)。又,清镶红旗蒙古马甲乌尔图那思图之妻为苏莫特氏(260),〔苏莫特〕似即苏木特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wù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公族之后有戊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大戊氏所改,大戊氏为春秋时晋公子大戊之后(60,62)。②少数民族姓,见《后魏官氏志》(17)。【望】 会稽(17,62)。

  • 子公

    读音:zǐ gō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子公之后(4,7,60)。②春秋时郑国公子宋,字子公,其后以字为氏(4,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世本》注云: “齐顷公子子

  • 读音:qiáo桥氏之先,出自黄帝,帝葬于桥山,子孙以绍基立姓者,咸以为氏。(见蔡邕《桥公庙碑》)黄帝葬桥山,群臣守冢不去者为桥氏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注》)▲<战国鲁>桥庇,商瞿弟子。<

  • 哈喇楚

    读音:Hàlǎchǔ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巴浑代之妻为哈喇楚氏(260)。

  • 勞汪渚

    读音:Láowāngzhǔ独龙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。本家族名,以为姓。后或取láowāngzhǔ之首音láo谐汉字“劳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独龙族》。

  • 只温台

    读音:Zhǐwēntā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秃满答儿,字曼卿,只温台氏,官分水县达鲁花赤(399)。

  • 上郡

    读音:Shàngjùn【源】 秦时有上郡氏。当系以郡名为氏(60,62)。秦置上郡,故治在今甘肃榆林东南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秦有上郡氏,以郡为氏。”秦置上郡,辖今陕西

  • 介古

    读音:Jiègǔ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