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ài

【源】 ①周时代国(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),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7,9,12,60)。②代北姓。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,见《魏书》(242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(180)。又,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那尔塞之妻为代氏(26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常山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。大陆很多地方随意改“”为“”,致使姓代人数大增。代、戴为两个不同的姓,不应将戴写成代。【人】 代举,战国时赵人(11,21)。代武,汉时京兆尹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,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广西之田林、灌阳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藏、满、回、彝、傣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古代郡,翟国也。在常山北,今代州是也。称王,为赵襄子所灭。其遗族以代为氏。”此以国为氏,出自夷狄少数民族。其地当在今河北之蔚县。②藏族之代姓,源於氏族,以族为姓。相传聂赤赞普为天神之子下主人间,他制订了礼仪,区分了尊卑。自此而后,出现了第一个王族。藏语为 “”。后以为姓。

战国时赵有代举; 汉代有代武; 宋有代渊,太子中允; 明有代贤,瓯宁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勝

    读音:Gōngshèng【综】 公胜生著书,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(9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公胜子》五篇。

  • 困没长

    读音:kùn mò zhǎng骠国,其王姓困没长,名摩罗惹。(见《唐书·南诏传》)骠王姓困没长。(见《唐书·南蛮骠传》)

  • 塔里哈

    读音:Tǎlǐhǎ塔塔尔族姓氏。本部落 (或其曾祖) 名,遂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塔塔尔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(按:塔塔尔族之姓名构造与俄罗斯族相同,全称分三部分:本人名·父名·姓。例如:

  • 读音:bèi【音】 被氏有Bèi、Pí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被(Pí)姓。又音Bì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大夫被瞻之后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牂牁(17,418)。【人】 被离,春秋

  • 卓魯特

    读音:Zhuōlǔ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图敏泰之妻为卓鲁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Chē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臣车区占星气,见《世本》(11,60)。此乃车姓之始。②系自妫姓。舜后田氏之裔,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,时人谓之车丞相,子孙因氏,见《姓考》(9,12,17,

  • 读音:shē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(63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伸意

  • 公婿

    读音:Gōngx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杜瓦哈

    读音:Dùwǎhā【综】 清时在库页岛居住的费雅喀人姓(429)。

  • 孔撒

    读音:Kǒngsā【源】 藏族姓。以居地为姓(25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