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è

【源】 ①周时东夷有介国(故城在今山东胶县南70里之介亭),春秋时为鲁附庸,其后以国为氏(7,17,21)。 ②夏时有介侯国,在汾之介休(故城在今山西介休东南15里),其后有介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 ③朝鲜族姓。 【望】太原、河南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介之窥,夏王桀之臣(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辛集、黄骅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塔城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桀臣介之窥为介姓之姓。望出太原。今山西解县多此姓。” 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“介,出 (於)晋介之推。” 郑樵亦云: “春秋之时,冀芮居冀地,颍考叔居颍谷,介之推、烛之武,并以地命氏。”③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则归 “以国为氏” 之列,其注云: “春秋时附庸小国,后以为氏,又地名(或以地为氏)。” (按: 邓名世 《辨证》 曰: “介之推不见得姓之始; 介葛卢不见亡国之年。二人之氏不相沿也,故入 ‘以国为氏’,而以地名附见於下。”)

三国时吴有介象,会稽人; 明代有介不易,又有介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勒滔

    读音:Lètāo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世居云南陇川邦瓦寨,属载瓦支系,汉姓为痛(168)。

  • 舒果努昂

    读音:Shūguǒnǔ'áng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有此姓。本祖辈名字,后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高山族》。

  • 太师

    读音:tài shī商有太师挚,周有太师疵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
  • 吉資

    读音:Jíz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巴哈倮姆、丁惹等家支均有吉资姓。属丁惹家支的亦称〔耶里吉资〕(375)。

  • 烏嚕勒岱

    读音:Wūlū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兀鲁歹”。

  • 董閼

    读音:Dǒngyù【综】 战国时赵襄子臣有董阏安于(17,21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春秋时晋有赵襄子家臣

  • 读音:Xi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烏新

    读音:Wūx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西拉木楞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什保之妻为吴兴氏,正蓝旗满洲护军阿玉玺之妻为吴新氏(260),〔吴兴〕、〔吴新〕等似均为乌新之异译。清

  • 哈巴哈臣

    读音:Hàbāhāchén/Habaha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公儀理

    读音:Gōngyílǐ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萨穆哈之妻为公仪理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