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父
读音:Wǔfǔ
【源】 春秋时陈佗名五父,后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陈姓。陈佗名五父,后因氏。”
【源】 春秋时陈佗名五父,后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陈姓。陈佗名五父,后因氏。”
读音:Shèrǔguā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厍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shèruòguān。一作“库傉官”。
读音:Huānuǒ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花诺特氏(259,260)。
读音:Jíz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倮米家支,又称〔既古吉子〕(375)。
读音:ní páng gǔ金姓,以部族为氏,望出陇西。▲<金>尼庞古蒲鲁虎,中都路猛安人,明昌进士。
读音:Yǎn/Yean,Ye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Guǎngjílǎ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部名,或以部为氏。或译作“光嘉喇”。参见“光嘉喇”条。
读音:Fěi/Feei【源】 系裴姓所改,见《集韵》(63)。
读音:Wù'nà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明史》 注云: “明有兀纳失里。”未道其源。
读音:Suǒnuòzhuōmǎ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Yòulǘ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