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ě

【源】 原系蒙古人姓(15,21,60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钟祥(388)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也伯先,明时安徽怀宁人,洪武初岁贡,任训导(15,21,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阳泉、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蒙、回、土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奇姓通》注云: “蒙古姓。明洪武初有训导也伯先。”②土族也有也姓。元甘肃行省佥事薛都尔丁,于明洪武四年 (1371年)率部归明,授指挥佥事,其子也里只斤,其后依汉习取名之首音谐以汉字“”、“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

元代有也识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桑水

    读音:sāng shuǐ与“承桑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云: “即承桑氏。”其注“桑”亦云: “神农娶承桑氏,亦作桑水氏,桑姓所出也。”

  • 读音:Sh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賀蘭

    读音:Hèlán【源】①鲜卑族之居贺兰山者,以山为部,以部为氏(7,60,70)。②西魏时赐镇东将军苏椿、颍州刺史梁台、著作郎裴文举为贺兰氏(27,70)。 【变】后改为贺氏(7,27,70)。 【望

  • 咸丘

    读音:xián qiū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食采于咸丘(故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咸亭),以邑为氏(7,11,60)。②春秋时齐公族有咸丘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咸邱〕(17)。【望】 齐

  • 翰公

    读音:Hàn'gōng【源】 系自姜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一说,即公翰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希姓录》 云:“源于姜姓。‘翰公氏,姜姓之别。’”

  • 句龍

    读音:Gōulóng【源】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,能平九州,辨土地之宜,为颛顼土正,其后为氏(60)。一说,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,为后土(一作士正),三代以降祀为社,子孙氏焉(7,11,12)。②东汉

  • 普希金

    读音:Pǔxījīn俄罗斯族姓氏。由父名而改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潘術古

    读音:Pānshùgǔ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 【望】金源(71)。 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乌苏古〕(24)。

  • 幹獻

    读音:Gànxiàn【源】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司徒华定之后为干献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60)。宋公族之后有干献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范皋夷食采于干献,因氏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

  • 读音:hòu见《姓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