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或系久且氏所改(63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,山西之太原、榆次,江西之余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或系久且氏所改(63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,山西之太原、榆次,江西之余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ái【源】 百济(朝鲜古国)人姓,见《会韵》(7,15,17,80)。历史上百济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古代朝鲜百济国的姓氏。《集韵》中有记载。”《姓氏词典》亦注云:
读音:Ténɡwúdé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孟连公信区公良村(161)。
读音:Y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姓考》 注云: “杬,木名。”“以树为姓氏。”
读音:chē kūn献帝以疏属车焜氏,改为车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Yīlèěrj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阳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Bìlǔ/Biru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九派,出叶赫、松花江、乌拉、乌喇哈达、扎库木、黑龙江、伊兰新泰、爱新哈达、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碧鲁〕(180,260)
读音:Pīluònā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被落那,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疑此即 “破落那”。被、破形近而讹。参见 “破落那”条。
读音:Què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河东(17)。【变】 一作郤(17)。【布】 台湾宜兰、桃园等地均有此姓(64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
读音:Dèng【源】 ①黄帝臣邓伯温国,其国当在今山东运河以东,蒙山抱犊崮以西,大汶河以南,及黄河北岸的阳谷、寿张等县,是以邓姓在黄帝时有之,不始自殷邓之后(62,87)。②夏仲康支庶封于邓(故城在湖
读音:Jīngxī【综】 以居地而为姓,其族盛于江南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