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鸣盛集

鸣盛集

四卷。明林鸿撰。林鸿,字子羽,福建福清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洪武初,以才荐授福建将乐县训导,后官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。年未四十,自免归。事迹具《明史·文苑传》。明初,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、高廷礼,闽县(今闽侯)王恭、康泰、郑定、王褒、周元,广西永福王偁,侯官(今闽侯)黄元,而林鸿为之冠,号“十才子”。其论诗,惟主唐音,所作以格调胜。是为晋安诗派之祖。李东阳《怀麓堂诗话》说:“林子羽《鸣盛集》,专学唐。袁凯《在野集》,专学杜。盖能极力摹拟,不但字面句法,并其题目亦效之。开卷骤视,宛若旧本。然细味之,求其流出肺腑,卓尔自立者,指不能一再屈也。胡应麟在《诗薮》中称“子羽诸体皆工,五言律尤胜。合处置唐钱、刘,不复辩别。七言律如‘珠玉积雪明山殿,玉涧飞流带苑墙’,‘诸天日月环龙衮,九域山沙拱象筵’,‘衲经雁宕千峰雪,入定峨嵋半夜钟’……皆气色高华,风格遒爽。”是在洪、正之间,已有异议。故论者谓闽中才隽辈出,彬彬风雅,亦云盛况空前。第晋安一派,流传未已,守林仪部、高典籍之论,若金科玉条,凛不敢犯。动为七律,如出一手。是其末流且驯至为世口实。然林鸿倡始之时,固未尝不舂容谐雅,自协正声。未可以作法于凉遽相诋斥。况高棅尚不免庸音,林鸿则时饶清韵,尤未可不分甲乙,一例摈排。此本为成化三年(1467)林鸿郡人浙江温州知府邵铜所编。凡四卷,五言古体一卷、五言近体一卷、七言古体近体一卷、七言绝句、词话集一卷。附载赋二篇,《梦游仙记》一篇。末有邵铜跋,称览其旧稿,慨然兴思。因详加校勘,补其阙略。叶盛《水东日记》载邵铜天顺中为御史,以言事忤权奸,左迁知县,则其人亦铮铮者。或平生以气节自励,文章体例,非所素娴。现有依据邵刻的抄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音考音乐韵学汇纂

    六卷。清张涛撰。涛字海峰,山东历城人,精《琴操》。其祖先多为善抚琴、能制琴之名家。此书系作者遵循其祖先张月梧《古音考》推演、搜辑而成,全书共六卷:卷一论述五音、十二律吕及十二韵字母、唇齿五音等,其中对

  • 静观堂集

    十四卷。明顾潜(1471-1534)撰。顾潜,字孔昭,号桴斋,晚号西岩,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明弘治九年(1496)进士,官至直隶提学御史,改马湖知府未任,罢归。著有《静观堂集》。是集凡十四卷。收诗

  • 拾遗录

    一卷。明胡(详见《家规辑要》条)撰。此为杂考训诂之书。共分六类,一论语,二孝经,三孟子,四小学,五经说,六俪考。援引采辑,颇有根据。如其小学类中,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。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,

  • 电白县志

    八卷。清相斗南修,郭指南续修。相斗南,山西安邑人,举人,顺治十三年(1656)电白知县。顺治间县令相斗南抵高凉,只见满目荒凉,兵马倥偬,值当因革之际,经制方新,钱谷版章各非其旧,况陵谷迁徙,移风易俗,

  • 张氏诗说

    一卷。清张汝霖(详见《学诗毛郑异同签》)撰。汝霖著有《毛郑异同签》二十二卷,附《诗说》一卷,曾以活字印行,而流布甚希,不见著录。陶福履见其残本,《诗说》一卷尚完整无缺,因即为之作序刊行。书中收《周召分

  • 唐仲友补传补

    一卷。清张作楠(生卒年不详)辑,其弟作楫注。作楠字丹屯,作辑字舫斋,浙江金华人。《宋史》以仲友曾为朱子所劾而不予立传。该书用集句体,采集广博,贯串亦佳。凡纪载互异,传所未详者,作楫又仿考异例,注于各条

  • 许学四种

    五卷。金钺编著。金钺,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。天津人。研究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,至清代已成为部分学者的专业。不过对《说文》部首的研究,则始于唐代李阳冰的侄子李腾的《字原》一卷。据《崇文总目》云:“《说文字原

  • 汝水巾谱

    一卷。明朱术殉撰。朱术殉,字均焉,自号汝水居士,生卒年不详。朱氏是辽简王植七世孙,曾由辅国中尉换授镇江府通判,后提升为户部主事。其著作有《汝水巾谱》。是书载有古今巾式共三十二图。从华阳巾以下十三种,有

  • 古今韵考

    四卷。清李因笃撰。李因笃(1661-?)字子德,更字孔德,号天生,陕西富平县人。明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强行召试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以母老多病上疏辞归。工诗文,长于音韵训诂。与李容、李柏齐

  • 七嬉

    二卷。题“栖云野客戏编”,“饲鹤山人评点”。作者真实姓名无考。小说集,共收小说七篇:上卷有《画圈儿》、《冰天谜虎》、《司花公子诵诗》、《善鬼不单名鬼》;下卷有《洗炭桥》、《鹦鹉地》、《幻影山得冰天谜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