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卷。清赵大镛撰。赵大镛字笙南,安徽泾县(今安徽泾县)人。是书首有胡承洪、赵绍袒二序。承洪序称其“训释字义,仿陈北溪《发明章句集注》,多融会全书,彼此互证”。绍祖序称其“能荟萃宋诸大儒之说,以发明《朱
清程瑶田(1725-1814)撰。瑶田字易田,一字易畴,号让堂,安徽歙县人。曾任江苏嘉定教谕。与戴震同学于江永,长于旁搜曲证,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。对古代名物的考订,绘图列表,便于稽寻。谓《禹贡》扬州的
见《无声戏》。
五卷。清于鬯撰。于鬯字香草,江苏南汇人。作者于群经皆有校语。《香草校易》即其一。此书立说以汉易为宗,于各家之说能够择善而从,故其观点多有可称道之处。如择“地势坤”时说“坤”本作“巛”,而“巛”当读为“
四卷。明周如砥(约1604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如砥,字季平,号砺斋,山东即墨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十七年(1589年)进士。官至国子监祭酒。著有《青藜馆集》。是集刊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。凡四卷,其中
九卷。清傅恒(?-1770)等奉敕撰。傅恒,清满州镶黄旗人,富察氏,号春和,高宗皇后弟。乾隆时平定大小金川,有功封一等忠勇公;平息准噶尔部叛乱;出征缅甸;亦屡有战功,累官至大学士。乾隆十六年奉敕撰本书
见《外科医宗》。
一卷。撰者不详。此书为清林则徐(1785-1850)传记。则徐字少穆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嘉庆十六年(1811年)进士。历任江苏、陕西按察使,河南、湖北、江宁布政使,东河河道总督,江苏巡抚,湖广总督
二卷。英国梅滕更(1856-1934)、慈溪刘廷桢(生卒年不详)同译。梅滕更,又名梅因、戴维·邓肯。英国安立甘教会传教医师。1881年来华,创办并主持杭州安立甘教会的广济医局,兼任杭州海关外科医师。1
二卷。清赵佑(1727-1800)撰。佑字启人,号鹿泉,浙江仁和(今浙江省余杭县)人。乾隆十七年(1752)进士,改庶吉士,散馆,授编修,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。工制举业及古文。著有《尚书质疑》二卷、《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