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韵略易通

韵略易通

①一卷。明兰茂撰。赵荫棠《中原音韵研究》据《嵩明州志》谓兰茂字廷秀,杨林(今云南嵩明县南)人。性聪慧,过目成诵。年十三通经史,长益嗜学。赋性简淡,不乐仕进,尝额其轩曰止庵,因自号焉。所著有《元壶集》、《鉴例折衷》、《经史余论》、《韵略易通》、《止庵吟稿》、《安边条策》、《声律发蒙》等。与安宁张维齐名,一时学者宗之。年八十崇祀乡贤。又清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有“和光道人止庵编《韵略易通》成而序之”的说法,则兰茂又有和光道人之号。《韵略易通》成于正统七年(1442年)九月,晚《洪武正韵》六十七年。是书用一首“早梅诗”代表声母系统,“早梅诗”是“东风破早梅,向暖一枝开。冰雪无人见,春从天上来。”这二十个声母的音值大概是:

冰p  破p‘  梅m  风f 无v

东t  天t‘  暖n  来l

早ts  从ts’  雪s

枝t∫ 春t∫’ 上∫  人

见k  开k’  一o  向x

这二十个声母与《中原音韵》的声母系统基本相合,与现代北方话也很接近。其特点是全浊声母消失,群合于溪,定合于透,并合于滂,奉和于非,床合于穿,禅合于审,邪合于心,匣合于晓。此外,知彻澄娘与照穿床泥合一。本书分二十韵部:一东洪、二江阳、三真文、四山寒、五端恒、六先全、七庚晴、八侵寻、九缄咸、十廉纤、十一支辞、十二西微、十三居鱼、十四呼模、十五皆来、十六萧豪、十七戈何、十八家麻、十九遮蛇、二十幽楼。这二十韵部,与《中原音韵》所分十九韵部接近,只是它把《中原音韵》的“鱼模”部分为“呼模”、“居鱼”两部;“居鱼”部可能已读〔y〕。《韵略易通》还保留入声和入声韵。同一声纽之下,分列平上去入四声之字。入声韵配阳声韵,阳声韵十部,所以入声韵实际也有十部,只是没有明确独立出来。平声分阴阳,但不标阴阳之名,阴平和阳平字用〇隔开。兰书在体例上也改变了传统韵书的作法,它横列早梅诗代表声母,下隶以平上去入各字,不注反切或直音而音可自现。各字之下略加注解。这种体例为其后《十五音》等通俗韵书所采用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批评此书“尽变古法,以就方音;其凡例称‘惟以应用便俗字样收入,读经史当取正于本文音释,不可泥此’,则亦自知其陋矣。”这种批评是不公正的。这部书可能是兰氏为云南人所编的官话读本,反映的是明朝时云南官话的实际读音,对于语音史研究,是有参考价值的。本书为便应用,颇多便俗字样而不及经史音释,赵荫棠《中原音韵研究》云:“《韵略易通》就是现在的平民识字课本,又可以说是国音字典。他本来就不是为那高人雅士写的,高人雅士也不必苛责他。”《韵略易通》有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刊本、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吴允中刊本、万历四十一年(1613年)高举《古今韵撮》本。高本较善,吴本舛误甚多。另有清康熙二年(1663年)李棠馥校刊本,与《古今汇编》同刊。②二卷。题真空本悟禅师集。本悟字真空,是兰茂的同乡后学,小兰茂四十四岁。他对兰书加以校刊删改,重加编辑,而仍以《韵略易通》之名,刊入《云南丛书》之中。本悟书删去“早梅诗”,易以三十六字母作为声类标目;各字的注解也有改动;而且,在各类字音之下往往注以“某重韵”字样,据赵荫棠《中原音韵研究》分析,“某重韵”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反映了语音变化,如“东洪”与“庚晴”混读,反映〔ug〕与〔eg〕〔ig〕已混为一韵;“缄咸”“廉纤”与“先全”“山寒”及“端桓”混读,反映〔am〕与〔an〕已混为一韵;“侵寻”与“真文”混读,反映〔em〕与〔en〕已混为一韵;“支辞”之“知”“照”“穿”“床”“审”“禅”各母下之字与“西微”之“知”“照”母下之一部分,“穿”“床”母下之一部分及“审”“禅”母下之一部分混为一韵,反映这些字已读卷舌音。另一种是反映了该地方音特点,如“山寒”“端桓”及“先全”均有与“江阳”混读的,反映方言中〔an〕与〔ag〕有混读之字;“真文”与“东洪”及“庚晴”有混读的,反映方言中〔en〕(〔in〕)与〔eg〕(〔ig〕)有混读之字。本悟改本似仅刊入《云南丛书》中。又明方以智谓“早梅诗”是张洪阳所作。案张洪阳即张位,字明成。新建人。隆庆二年(1568年)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,武英殿大学士。所著《问奇集》中有“早梅诗切字例”。其作书年代虽不可确考,但其时代晚于兰氏,所以“早梅诗”肯定是转载兰氏的。因之,“早梅诗”为兰氏所创是可以肯定的。说见赵荫棠《中原音韵研究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史质

    一百卷。明朱洙撰。朱洙字一江,临海(今属浙江)人,正德辛巳进士。是书因宋史而重修,另创义例,大旨是以明继宋,其中,不仅将辽、金两朝列于外国,而且对有元一代的年号尽删削,重新进行排列,以明太祖之高祖追称

  • 商子

    五卷。周商鞅(约前390-前338)撰。商鞅,战国时期卫国人。公孙氏,名鞅,故又被称为公孙鞅或卫鞅。曾在魏相公叔痤家做过家臣,后入秦国,辅佐秦孝公。初为左庶长,很快升为大良造。秦孝公十二年(前350)

  • 周礼订本略注

    二卷。清廖平撰,其弟子黄熔笔述。此书卷前附有《周礼新义凡例》四十七条。卷一为《天官冢宰》,卷二为《地官司徒》,《春官》以下皆缺。此书不信《周礼》为周公所作,乃是七十子之传。以《周礼》为书传,如《王制》

  • 知足斋诗集

    二十卷。《目录》一卷。《续集》四卷。清朱厓(1731-1806)撰。朱厓字石君,号南厓。北京大兴人,乾隆十三年(1748)进士,改庶吉士,授仁宗学,宫至体仁阁大学士。卒谥文正。于经术无所不通。是诗集以

  • 类编草堂诗余

    四卷。未著编辑者名氏,旧传为南宋人所编。据考,王楙《野客丛书》已引《草堂诗余》张仲宗〔满江红〕词证蝶粉蜂黄之语,《丛书》作于南宋庆元间,则本书应在此前。词家所谓小令、中调、长调之分,即从本书开始;后来

  • 山居小玩

    十种,十四卷。明,毛晋(详见《毛诗陆疏广要》)编。该书所收均为艺术谱录类著作:明戈汕《蝶几谱》一卷、明袁宏道《瓶史》二卷、明王思任《弈律》一卷、宋王贵学《王氏兰谱》一卷、明屠本畯《茗笈》二卷附《品藻》

  • 篇韵贯珠集

    一卷。明释真空撰。真空号清泉,万历中京师慈仁寺僧。是书八门,皆编为歌诀。一曰《五音篇首歌诀》,二曰《五音借部免疑海底金》,三曰《检五音篇海捷法总目》,四曰《贴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捷法》,五曰《订四声集韵卷

  • 虞氏春秋

    一卷。周虞卿撰,虞卿生卒年不详。战国游说之士。因进说赵孝成王,一见,赐黄金百镒,白璧一双;再见,为赵之上卿,受相印,故称虞卿。主张以赵为主,合纵抗秦。后因拯救魏相、魏齐、弃相印与魏齐逃亡,困于梁。穷愁

  • 由拳集

    二十三卷。明屠隆(1542-1605)撰。屠隆,字长卿、纬真,号赤水、鸿苞居士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)人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。除颖上知县,调任青浦知县,迁礼部主事,遭人诬谄,罢官归家,遨游吴越间,

  • 净心诫观法

    一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净心诫观法》一书,道宣作于隋州与唐寺,由弟子泰山,灵严寺僧人慈忍刊行于世。全书共有文三十篇,第一篇为释名,第二篇为序宗,第三篇为五停,第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