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韵略

韵略

①一卷。北齐阳休之撰,清任大椿、顾震福等辑。阳休之(509-582)字子烈,北平无终(今天津市蓟县)人。魏孝庄帝时为员外散骑侍郎,武定二年(544年)累官中书侍郎。入齐,拜散骑常侍,武平六年(575年),累官至尚书右仆射,领中书监。周武帝平齐,授开府仪同、太子少保。寻进位上开府,除和州刺史。隋开皇二年(582年)罢仕终于洛阳,年七十四。尚撰《文集》、《幽州人物志》、《辨嫌音》等。《隋书经籍志》著录阳休之《韵略》一卷,陆法言《切韵序》已言及阳休之《韵略》,然两《唐志》皆不著录,其书久佚。清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、任大椿《小学钩沈》、顾震福《小学钩沈续编》、黄奭《汉学堂丛书》并有辑本。任大椿、马国翰辑本较略,黄奭辑本较善。顾震福据《慧琳音义》、《希麟音义》、《玄应音义》诸书,辑得四十五条,尤足补诸家之所未备。顾氏《小学钩沈续编》有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山阳顾氏刊本。② 五卷。金王文郁撰。文郁事迹无考。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五谓曾见金平水书籍王文郁所撰《平水韵略》,卷首有河间许古序文,后题正大六年已丑(1229年)季夏中旬,刊本。“意渊(刘渊)窃见文郁书,刊之江北而去其序,故公绍(黄公绍)以为刘氏书也。”钱氏云:“王氏‘平水韵’并上下平声各为十五、上声廿九、去声三十、入声十七,皆与今韵同。文郁在刘渊之前,则谓并韵始于刘渊者非也。论者又谓‘平水韵’并四声为一百七韵,阴时夫又并上声拯韵入迥韵,今考文郁韵上声拯等已并于迥韵,则亦不始于时夫矣。”王文郁书现代学者似均未获见,钱氏所论无法证实。台湾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“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”。谓“是编分韵一依‘平水’,而分注韵字用法于韵部之下,一如坊间之‘诗韵’然,盖为场屋之用也。卷首有正大六年己丑河间许古序,称科举之设诗赋取人自隋唐始,考校取一日之长,点法之错即行黜退。近平水书籍王文郁携新韵见,曰稔闻先礼部韵,或讥其严且简,今私韵又无善本。文郁累年留意,随方见学士大夫,精加校雠,又少添注语,既精且当,贵于远矣云云。以此知文郁之撰是书,为诗赋检字之用。卷首又附有圣朝须降贡举三试程式、分毫点画正误字、礼部分毫字样三篇,金代之取士规则,赖此可以考见云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史

    四百九十六卷。元脱脱(1314-1355)撰。脱脱,元代大臣,字大用。顺帝至元六年(1340)发动政变,驱逐了伯颜,次年任丞相,恢复科举,治黄河,主修宋、辽、金三史。《宋史》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到五年。是

  • 稚学

    不分卷。泰西莫家珍(生卒年不详)撰。莫家珍国籍未详,仅知为外国人,女医士,曾在山东行医。此书前半部分为译文,后半部分为原文。原文有子目而无章节,译文分为十二章。内容为论述微生物之学说。书前有莫家珍自序

  • 平远县志

    十卷首一卷。清刘骏名原修,张天培增修。刘骏名,满洲正黄旗人,荫生,康熙三年(1664)任知县。旧志创修于明万历县令刘永祚,至崇祯间,续修三次,其书久佚。康熙九年(1670),刘骏名以板毁无存,其间天时

  • 四书易简录

    十二卷。清刘葆真撰。葆真字眉峰,江西金溪(今江西金溪)人。是书卷首有郑任全、周天祐二序及凡例。书分上下截,上截列经文及朱注,下截列讲义。其讲义则列章旨于前,次列顺文诠叙,又次列剖析义蕴,自谓“逐章逐句

  • 正音咀华

    四卷。清莎彝尊撰。彝尊字秬芗,长白(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)人。是编专为正音而作。以《字典》、《音韵阐微》之字音为正音,以江南话为南音,以北京话为北音,以官场说话为官话,各地方音为土音。其书所录诸字,

  • 御定题画诗

    一百二十卷。清圣祖爱新觉罗·玄烨(1645一1702)定。此集为历代题画诗总集。所录历代题画诗共八千九百六十二首,共一百二十卷,分为三十门。前有玄烨御制序文。是迄今收录题画诗最为宏富的一部。其体例之严

  • 补春秋僖公事阙书

    一卷。清桑宣(详见《补周易口诀义阙卦》)撰。该书搜采《诗经》及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所载鲁僖公事十余条,以补充《春秋》所载之阙,参考价值不大。有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刻本。

  • 杨子折衷

    六卷。明湛若水(见《格物通》)撰。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。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,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。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,逐至全入于禅。他在所著《慈湖遗书》中认为,心是万物万

  • 本经逢原

    四卷。清张璐(详见《张氏医通》)撰。张氏认为《神农本草经》虽为我国较早的药物学专书,但所载药物并不多,且有些在临床中并非常用,有的已失传,故以《神农本草经》为基础,广引众说,加以发明,兼及诸家治法,编

  • 型世奇观

    见《三刻拍案惊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