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铜弦词

铜弦词

二卷。清蒋士铨(1725-1785)撰。蒋士铨字心余,一字苕生,号清容,又号藏园,江西铅山人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进士。曾授翰林院编修,充顺天乡试同考官,不久以养母乞归。此后又一度入都补官记名御史,但最终仍以病乞休。蒋士铨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和戏曲家。其诗在内容上以表彰忠孝节义为最著。上起文天祥,史可法等著名的民族英雄,下至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贞烈,几乎无所不包;对象范围既广,作品数量亦多。它的性质相当复杂,既有进步的因素,也有封建的色彩。在艺术上,其诗歌师法前人之路,主要取径江西诗派的黄庭坚,上溯杜甫、韩愈,结体瘦硬,风格雄健,但创新不足。当时与袁枚、赵翼齐名,并称“江右三大家”。其戏曲创作与其诗歌颇多共通之处。如传奇名著《冬青树》,叙述文天祥和南宋爱国遗民的悲壮事迹,时歌时泣,大抵也以表彰忠义气节为宗旨。戏曲艺术,以学习、借鉴汤显祖为主,创新成分不太多。但在当时的曲坛上,曾被誉为第一曲家。现行于世的著作,主要有《忠雅堂全集》、《藏园九种曲》等,并有合刊《蒋氏四种》。此书收所撰之词,分为两卷。南北曲附于下卷。集中慢词最多,恣意放纵,似效陈其年。或又比于郑燮。其实士铨所作,实不敢望陈其年。即以板桥词较之,燮时有沉著之处,士铨则叫嚣。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谓浮香舍小饮四章、二十八岁初度两章,为全集完善之作。二十八岁初度贺新凉二阕,较有意境。程北涯浮香精舍小饮贺新凉四阕,亦非词中上品。有《忠雅堂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杂祭法

    一卷。晋卢谌(285-351)撰,清马国翰辑。卢谌,字子谅,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,官至司空从事中郎。《晋书》无传,附见《刘琨撰传》中。《文选》注引徐广《晋纪》云,“显宗征为散骑常侍”。所著《杂祭法》六

  • 南汉记

    五卷。清吴兰修撰。吴兰修字石华,广东嘉应(今山东省梅县)人。此书前有道光十五年武进李兆洛序,大意称南汉地僻朝陋,私史缺如,宋人纪载有新、旧《五代史·九国志》、《隆平集》、《东都事略》,都是根据各自见闻

  • 读通鉴纲目条记

    三卷。清李述来撰。述来字绍仔,武进(今属江苏)人,侨籍仁和,为阮元视学浙江时所取士。朱子《纲目》非自成之书,其间抵牾自有之。述来少涉《纲目》,所见诸本如御批通鉴纲目本,元本,明正德本,嘉靖本,万历本,

  • 韵藻述

    五卷。明杨慎辑,清福申校定。杨慎事迹见“俗言”。杨氏编有《韵藻》一编,搜辑辞藻以韵编之。清长白福申为之补正,另编成册,名《韵藻述》。凡原本误入他韵者,则移入应隶之韵,如云逄等由三江移入一东;有不当收者

  • 墨澜亭集

    清帅我(1648-1725)撰。帅我字备皆,号简斋江。西奉新人,康熙举人,官中书,幼年勤奋好学,博览群书,工书善绘,尤明医理。此集无卷数,收由帅我之子念祖托徐廷槐搜集未刻与已刻的稿子,汇成此集。有人评

  • 写韵楼诗集

    五卷。首一卷。末一卷。清吴琼仙(1768-1803)撰。吴琼仙,字子佩,号珊珊,江苏震泽(属江苏吴江)人,吴义伦之女,待诏徐达源之妻。清代画家,诗人。大诗人袁枚亲自过访,认为她有徐淑(东汉女诗人)之才

  • 志壑堂诗

    十五卷。清唐梦赉(1627-1698)撰。唐梦赉,字济武,号豹岩、岚亭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顺治六年(1649)进士。授翰林院检讨,后因上疏言事,获罪罢官。归居田园后,寄情山水,栖心禅悦,交朋结友,

  • 田间易学

    十二卷。清钱澄之(1612-1694)撰。澄之原名秉镫,字钦光,自号田间老人。安徽桐城人。家世学易,明诸生,又曾经问道于黄道周。初撰一书,名为《易见》,因其避兵于闽地,失掉原本,后追忆其意撰一编,名为

  • 冰玉堂缀逸稿

    二卷。《兰舟漫稿》一卷。附《二余词》一卷。明陈如伦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如伦字德宣,号午江,太仓(今江苏苏州市东)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。官至福建布政使参议。陈如伦以清介著称。本集为其子谦亨等所

  • 秋士自述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徐元润(1756-1838)自述。元润字云伯,号秋士,江苏太仓人。嘉庆十四年(1809年)举人,历任紫阳、宜川、渭南、白水等县知县。此谱自记至道光十八年(1838年)四月止,八月谱主卒,其间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