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醉菩提

醉菩提

二卷。清张大复撰。其生平见《钓鱼船》条。其事见于《西湖佳话》、小说《济颠传》、《西湖余志》等。本剧与《西湖余志》相同者较多。大意是济颠和尚俗姓李,名修元,为台州李赞善之子。一日与表兄毛太尉及李提典诣灵隐寺。远禅师提问,参学者皆不答,而修元对答奇特,当夜即削发出家,名曰道济。毛、沈劝归不从。远禅师令打坐,辞以不惯;示以机锋,言下立悟。性好酒肉,时作疯颠状,故又称济颠。济颠以身虱变一促织(蟋蟀),使贫子王溜儿卖五百贯得以养老母。又以禅机醒二妓,使谢客焚修。又有一王孝子,但前生使假银,当受天诛,济颠令伏袈裟下,雷击不能伤。后济颠因灵隐寺众僧不容,移净慈寺。太后亲诣该寺,欲见道济,济持酒坛出谒,饮尽一斛而去,太后乃捐金敕建。寺成,道济坐化,留偈云:“数十年来狼藉,东壁打到西壁。今朝收拾归来,依旧连天水碧。”公卿戚里云集,顶礼奠酒,济于云端现身说法,戒世人断荤酒。是剧情节有扶弱锄强,为民造福的一面,也有庸俗低级和迷信说教的一面。其艺术价值不高。有长乐郑氏藏抄本,《古本戏曲丛刊三集》本。本剧《曲海总目提要》中有提要和考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六丛珠汇选

    十卷。明王明嶅(约1593前后在世)编。王明嶅,字懋良,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七年(1579)举人。官至宁波府(今宁波等地)通判。宋叶适所编《四六丛珠》凡四十卷,见于《千顷堂书目》,明时

  • 书经稗疏

    四卷。清王夫之(详见《周易稗疏》)撰。此书说解《尚书》,颇多精当见解,如谓《尚书》之“禋”非《周礼》之“禋”,“类”非《周礼》之“类,五服、五章亦不以周制解虞制;因《周礼》日月辰次,正《泰誓》十三年为

  • 大学义疏

    一卷。日本西师意撰。师意号金城子。致力于圣贤之学,又博通新学。此书大意,以为圣教可崇,躬行之才能知其真旨,然不可不喻以时势。西方人解释耶稣经卷,多参考实学新理,故布教少有滞疑,故认为说古以不遗新为宗旨

  • 唐本草

    见《新修本草》。

  • 周易义参

    六卷。清于琳撰。于琳字员瑕,号甘山,平湖人。明天启时诸生。此书因循旧说,依文训释,基本上没有发明。末尾列有三十三个图,也都是抄袭旧图而对其稍稍作了改变。其中于琳自己作的,如在天成象图,以日星霞露虹左列

  • 钦定四书文

    四十一卷。清方苞(1668-1749)等奉敕编撰。方苞,字凤九,号灵皋,晚号望溪。安徽桐城人。康熙进士,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。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,系桐城派创始人,与刘大櫆、姚鼐并称“桐城三大家”

  • 握机经解

    一卷。清王撰。王字始旦,绛州(今属山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根据《李卫公问对》,以《握机经》384字皆太公增衍之文,故采辑各家旧说,参以己见,为之集注。《四库提要》对此书评价不高,谓《问对》本阮逸伪撰

  • 说文辨字正俗

    八卷。清李富孙(1764-1843)撰。富孙字芗沚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六年(1801)拔贡生。著作甚丰,尚有《春秋三传异文释》、《夏小正异义》、《汉魏六朝墓铭纂例》、《校经廎文稿》等。是编乃是以《说文》

  • 恒言广证

    六卷。清陈鳣撰。陈鳣(1753——1817)字仲鱼,号简庄,又号河庄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嘉庆三年(1798年)举人。曾从钱大昕、段玉裁游、精训诂。尚著《说文声系》、《说文解字正义》等多种。《恒言

  • 孝经附刻

    一卷。清温汝能(详见《孝经约解》)编辑。是书附刻于温氏自纂的《孝经约解》后,凡孝经古文宋本一篇,日本信阳本孝经古文一篇,朱熹《孝经刊误》本一篇,吴澄校定孝经古今文一篇,吴元徵孝经古今文考一篇。以上诸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