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邵村学易

邵村学易

二十卷。清末民初张其淦撰。张其淦字豫泉,号邵村,广东东莞人。光绪十八年(1892)进士。作者认为《老子》中所讲的“道”即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王、武王相传之道,与《归藏》所讲首坤之义相合。而《周易》之中,切于人事者颇多,与儒家思想是相通的,故作者欲通过《周易》将道、儒学说结合,并通过道儒有关著作释易。其书中于出于庄子之学的王弼易学,出于道学的邵雍先天后天易说、及程颐、朱熹、李光、杨万里的义理学说,概行征引,阐释《周易》的不同内涵,是值得注意的。有1926年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储光羲诗

    五卷。唐储光羲(707-762)撰。储光羲,兖州(今山东兖州)人,一说润州(今江苏镇江)人。开元十四年(726)举进士及第。天宝九年(750)为监察御史。安禄山入长安,被授予伪职。两京收复后,被系入狱

  • 东谷赘言

    二卷。明敖英(详见《慎言集训》条)撰。敖英在自序中说:“古者士大夫老而明农,日坐里门以训其乡之子弟。予往时奔走名途,窃有此志焉。及得请东归,已成勃窣翁矣。里门之役莫偿初志,乃闭关习静,以送残龄。门生故

  • 尚书约注

    四卷。清任启运撰。任启运字翼圣,荆溪(今江苏宜兴)人,雍正十一年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官。任氏学兼汉、宋之长,且无所偏依。本书到光绪年间,由其族孙任筱沅以抄本付梓。此书先列目录于卷首,每篇之下,都注明

  • 墨林快事

    十二卷。明安世凤(详见《燕居功课》条)撰。此书记载作者所见古器、古刻、古书画等并各为跋语,共六百九十五则。其中多涉议论,间有考证之词。对了解文物有一定参考价值。书首有安世凤自序。其在自序中说:他有欧阳

  • 毛诗古音谐读

    五卷。清杨恭桓撰。恭桓字穆吾,广东梅县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作者以为诗三百篇除《周颂》外多字顺音谐,无句不韵,而今人却多不辨误读,故而在谐韵之处一一标明。另又指出大量的同音假借之本字。韵部相近而易误读之字

  • 读史蒙拾

    一卷。清王士禄编。士禄字子底,号西樵,新城(今属河北省保定市)人,顺治九年(1652年)进士,官至吏部考功司员外郎,生卒年不详。所编《读史蒙拾》,取历代史书中新颖语句,立标题而归类编纂。体例与洪迈《史

  • 宋朝名画评

    三卷。又名《圣朝名画评》。宋刘道醇撰。其生平见《五代名画补遗》。是编分六门:人物、山水林木、畜兽、花卉翎毛、鬼神、屋木。每门下又分神、妙、能三品,品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共录六门三品五十四等一百一十人,

  • 白茅堂集

    四十六卷。清顾景星(1621- 1678)撰。顾景星,字赤方,号黄公。蕲州(今属湖北)人。少年时代博闻强记,尤喜读经史,善做诗文。南明弘光时考授推官,明亡,隐居于淀湖,入清,屡征不出。后因举荐“博学鸿

  • 宫教集

    十二卷。宋崔敦礼(?-1181)撰。崔敦礼,字仲由,通州静海(今天津市)人。绍兴末,与弟崔敦诗同登进士。仕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。其诗文篇帙甚丰。大体格律平正,词气畅达。虽不能标新立异,但亦周规折矩,尺寸

  • 冯定远集

    十一卷。清冯班(1604-1671)撰。冯班,字定远,号钝吟。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为冯舒胞弟。明末诸生。冯班性格落拓不偶,每与人异。明亡后,冯舒因文字狱被害,于是更加抑郁,放荡不羁,佯狂避世,人称“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