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德经说奥

道德经说奥

二卷。明朱孟尝(生平事迹均不详)撰。朱孟尝,真名不详,孟尝是其字号。历史上为《道德经》作注又隐其名者有多家,朱孟尝作《道德经说奥》也隐其名。据《四库提要》载录,此书旧本题朱孟尝撰。称其附刻朱翊钺《广宴堂集后》,由明代宗室为其书命名。据此,知此书及作者可能与朱翊钺有关,但不知是朱翊钺所作,还是其族人作。其书于每章之后,各赘数言以释经,但未尽老氏之言。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微,《四库提要》据两江总督采进本,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孤臣述

    一卷。明末许令渝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令渝,浙江海盐人,崇祯进士,官至吏科给事中,明亡后返归故里,未几而卒。著有《容庵存稿》三卷。该书述其自崇祯十六年(1643年)至永历二年(1648年)五年间所亲身经历

  • 名义考

    十二卷。明周祈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祈,蕲州(今湖北省蕲春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书首有万历十二年(1584)刘如宠序,称周祈为周大夫。又有万历十一年(1583)袁昌祚重刻序,称周祈曾为民部郎,又称其从幼

  • 润州事迹诗钞

    十册。清解铁如编。解铁如,丹徒(今镇江)人。此编以本郡江山风物,胜迹人文,博雅者题咏如林,志乘不能备载,故抄缺者补,新者续,编为十册,不分卷。以地分类,为丹徒、丹阳、金坛、漂阳。其所徵录,上溯东晋,下

  • 半轩集

    十四卷。明王行(1331-1395)撰。王行,字止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少授徒于城北齐门。洪武初,有司延为学校师。后馆凉国公蓝玉家。蓝玉荐之太祖朱元璋,得召见。蓝玉诛,王行亦坐死。事迹具载《明史·

  • 康南海文钞

    四卷。清康有为(1858-1927)撰。康有为原名祖诒,字长素,晚号更生。广东南海(今属广东省)人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。官至工部主事。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,后为保皇会首领。重视“经世致用”学说

  • 尚书孔传参正

    三十六卷。清王先谦(1842-1917年)撰。王先谦字益吾,号葵园,湖南长沙人,清末著名学者,同治四年进士,光绪年间官至国子祭酒。王先谦勤于治学,校刻有《皇清经解续编》,撰有《十朝东华录》、《汉书补注

  • 增订四书贯解

    无卷数。清朱良玉撰。朱良玉先著有《释注大全》,因其过于繁复,另加采择而成是书。书首有自序,采用《朱子章句集注》原本。所谓贯解,列于书的上方,有全旨,有节解,大约从《朱子或问》、《朱子语类》中采录较多,

  • 历代刑官考

    二卷。清沈家本撰。沈家本(1840-1913),字子焜,号寄簃,浙江吴兴(今湖州市)人。光绪进士,官至山西按察使、修订法律大臣等。清末,朝廷内外议论更改官制之风颇为强烈,沈家本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而著

  • 僧宝传

    全称《禅林僧宝传》三十二卷。宋代释惠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据有关文献记载,惠洪乃非平庸之辈。他虽然喜游公卿间,善诗交友,“于释门戒律实未精严”,“僧律多疏”,故世有多讽,有浪子和尚之称。但是,他却是聪明

  • 万花楼

    全名《万花楼杨包狄演义》,又名《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》、《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》。清李雨堂撰,李雨堂生卒年不详,亦称西湖散人,其生平已无可考。狄青、包拯及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久已流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