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述异记

述异记

①南朝齐祖冲之(429-500)撰。祖冲之字文远,范阳蓟县(今北京大兴县)人,南朝著名的科学家,以精确计算圆周率,造《大明历》,发明指南针而名闻中外,并擅文章,长著述,注释过《周易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等书,有《长水校尉祖冲之集》,五十一卷,至隋已佚。其《述异记》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十卷,现已散佚,约亡于宋。鲁迅从唐宋诸类书中辑得佚文九十条,载《古小说钩沉》。今又有梁任昉《述异记》与该书同名,但其内容重见者,仅有《梦口穴》、《园客》、《荀瑰》、《朱休之》、《历阳湖》、《封邵化虎》、《吴龛》等八条。又今存任书,多记神话传说、山川地理、奇禽怪兽及灵异变化等,风貌接近《博物志》;而祖书有历史、有近事,以记晋宋间鬼怪妖异的故事为主,与任书风格截然不同。祖书的特点是,它记鬼怪故事,与历史、实地,真人相连系,既增强了真实感,又密切联系了社会人事,现实性较强。尤其可贵的是,它产生在佛道盛行的年代,却较少轮回报应等宗教迷信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进步倾向。如《封邵化虎》、《陆东美夫妻》等。有的鬼故事被写得诙谐幽默、善良多情,绝少有凶恶残暴的鬼形象,如《王瑶家鬼》、《朱泰病亡》等。该书中的神仙妖异故事,亦大都有扶人危困,助人长寿,与人为善的性情。在艺术上,祖书以虚幻的形式,反映现实人生,成为我国早期此类小说的优秀作品。②述异记 二卷。旧题南朝梁任昉(460-508)撰。任昉字彦升,乐安博昌(今山东寿光)人,南朝梁文学家。任昉幼而好学。16岁举秀才,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宋时拜太常博士;齐时仕至中书侍郎,司徒长右史;梁时曾官黄门侍郎、吏部郎、义兴太守、御史中丞、秘书监等,位终新安太守。为官清正,时好交结。任昉颇好藏书,《梁书》本传说他“坟籍无所不见,家虽贫,聚书至万余卷,率多异本”。著有文集三十四卷,《杂传》二百四十七卷,《地记》二百五十二卷,今均已散佚。所著《述异记》,不见唐前史志著录,亦不见本传记载,且书中有记任昉卒后事,内容多剽窃别书等缘由,疑其为中唐人伪托,今已有人驳其谬,仍以《述异记》属任昉。此书在内容上,采录旧籍,着眼于异闻传说,以广览博收见称,属于博物类小说。但在表现手法上亦颇具特色,如记古代神话传说,往往能翻出新意;记奇花异草、珍禽怪兽常和人事掺杂,记山川风物、古迹遗址,又能结合历史逸闻;记神鬼灾异、吉凶变化,有时又富有社会意义。以鲜明的现实感与时代感区别于其它志怪小说。但它多数篇章篇幅过短,缺乏精心构思,有的甚至几不成文。此书通行版本有两种,一为《汉魏丛书》本、《说库》本、《龙威秘书》本、《百子全书》本所收录,分上下两卷,上卷一百五十三条,下卷一百五十二条。另一种为《稗海》本,亦二卷,然与通行本条目、文字略有不同。此外还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说库》本、《说郛》本、《五朝小说》本、《古今说部丛书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训堂法帖

    十二卷。清毕沅(1730-1799)辑。毕沅,字攘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镇洋(今江苏太仓)人。乾隆二十五年进士,官至湖广总督。毕沅博采金石,富藏书画。除此法帖外,还著有《河间书画录》、《两浙金石

  • 终军书

    一卷。汉终军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终军字子云,济南人,年十八,选为博士弟子,官至谏议大夫,终军死时,年仅二十余,故世谓之终童。他才气纵横,议论风发,而天斩其年,实为可惜!著述不多,《汉书·艺文

  • 淮北票盐续略

    十二卷。清许宝书撰。许宝书,顺天大兴县人。官至淮南总局会办、总办。是书成于同治九年(1870),首载撰者自序,言取童濂《淮北票盐志略》,续为是编,一切体例仍前志之旧,节去各图、议票改道遴员丈池奖励税库

  • 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

    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祖孙四代都以《左传》名家。刘师培认为《左氏春秋》成于先秦,是传经之作,否定刘歆伪作说。只不过《春秋》经与《左氏传》原来都是两书单行,不相比附,自从杜预作《春秋经传集解》,发凡起例

  • 七经楼文钞

    六卷。清蒋湘南(1795-1860?)撰。蒋湘南字子潇,河南固始人。道光五年(1825),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,目为中州第一人。翌年,入京都应朝考,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。直至二十一年(1841

  • 翰林志

    一卷。唐李肇撰。李肇,唐宪宗元和年间自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,累官左司郎中。穆宗长庆年间,出为刺史。著《国史补》三卷,《经史释题》一卷。该书署衔“翰林学士、左补阙”,当在元和十四年(819)前后撰成。书前

  • 尚书中候注

    一卷。汉郑玄撰,清袁钧辑。袁钧所辑,其十八篇的目次与孔广林本相同,不过,每篇中的文字与注文的顺序则略有不同。袁钧在每条之下也间附考证,与他所辑《尚书郑注》相同。在每篇之后,袁钧还辑有《尚书中候序》三条

  • 求益斋读书记

    六卷。清强汝询撰。汝询,字荛叔,江苏溧阳(今江苏溧阳县境内)人,生卒年不详。咸丰年间(1851-1861)举人,曾任赣榆教谕。这本书共有六卷,其卷一为《易经》、卷二为《书经》、卷三为《诗经》、卷四为《

  • 黄运河口古今图说

    不分卷。清麟庆撰。麟庆(?-1843),字伯余,号见亭。姓完颜氏。满洲镶黄旗人,嘉庆年间中进士。授内阁中书,迁兵部主事,改中允。道光三年(1823)出任安徽徽州知府,调颍州,擢河南开归陈许道,历迁河南

  • 受菩萨戒仪

    一卷。陈代释慧思(515-577)撰。慧思,俗姓李,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(今河南上蔡县)人。少年“以弘恕慈育知名,闾里称言”。因屡次梦见梵僧劝他超群脱俗,乃于十五岁奉佛出家。他时不废日,刻意苦学,诵《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