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还山遗稿

还山遗稿

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扬鲁(1186-1255)撰。鲁字焕然,号紫阳先生。乾州奉天(今陕西乾县)人。金末应试不中。入元为耶律楚材荐,任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。集中称所著有《还山前集》八十一卷,《后集》二十卷,《近鉴》三十卷,《韩子》十卷,《概言》二十五篇,《砚纂》八卷,《北见记》三卷,《正统集》六十卷。《元史》本传称有《还山集》六十卷,元好问撰鲁神道碑称一百二十卷。卷目均参差不符,且不传。今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乃明嘉靖初南阳宋廷佐所辑,文一卷,诗一卷。宋廷佐刻本尚存(藏于北京图书馆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阳县识

    十卷,首一卷,清濮文旭修,张行简纂。张行简,字儒三,本县人,举人。《汉阳县志》光绪十年(1884)刻印。卷一地理略,卷二营建略,卷三人物略,卷四百典录,卷五祀录,卷六名录,卷七图录,卷八文录,卷九簿录

  • 徐文长逸稿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徐渭(1521-1593)撰。徐渭,字文清,后更字文长,亦号青藤、天池等。山阴(浙江绍兴)人。其人诗文书画无所不长。此本为其乡人张汝霖、王思任同选。如末卷所载“优人谑”、“吃酸梨偈”、“放

  • 宋学商求

    一卷。附录一卷。明唐枢(生卒年不详)撰。唐枢,字惟中,归安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嘉靖五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以疏请明正李福达罪,斥为民。少从学于湛若水,深造实践。又留心经世略,九边及越、蜀、滇、黔等险阻

  • 澄清堂帖

    十卷。不著刻者姓名。该帖以甲、乙、丙、丁等十天干为分卷标志,现仅存前五卷王右军书。由于该帖直到清乾隆时才有论及,明以前未见著述,故对该帖真伪各执一词。董香光等认为是南唐时刻,程南村则认为是宋人伪帖。据

  • 藏书纪事诗

    七卷。清叶昌炽撰。叶昌炽(1847-1917),字鞠裳,与叶德辉同族,室名花桥老屋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光绪十六年(1890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为人学识出众,长于金石考证、版本目录,尤嗜校书。曾经

  • 阅史郄视

    四卷,续一卷,清李塨撰。李塨字刚主,蠡县人,康熙年间举人,官通州学正,从博野颜元游。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,苦筋力,习六艺,讲世务。书中讲道:“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,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,然后大事可为。”持论

  • 定陵注略

    十卷。明文秉(1608-1669年)撰。文秉,字荪符,号竺坞山人,竺坞遗民,南直隶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崇祯朝文震孟之子,经明清乱,隐居竺坞,不仕清朝,著述除《定陵注略》外,还有《先拔志始》、《烈皇小

  • 尚书帝命期

    一卷。原题阙名,其他一些辑本多作《尚书帝命验》。本卷共辑有十三条,《白镜帖》所引“桀失玉镜,用其噬兽”一条与《太平御览》所引“桀失其玉镜,用其噬虎”大同小异;“禹白帝精”、“有人雄起”两条,见《太平御

  • 方言疏证

    十三卷。清戴震撰。戴氏生平见“尔雅文字考”。戴氏专攻《方言》始于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及入四库馆后,取《永乐大典》中《方言》与诸明本勘校,孜孜多年,方始完成,戴氏开创了清代的《方言》研究,功莫大焉

  • 周易卦象集证

    一卷。清方申撰。在两汉以前,注易之著作无不引《说卦传》以证经文。但至王弼首倡“得意忘象”之说,后如韩康伯辈纷纷仿效,至使唐以后引用《说卦传》解释易经者罕有其人。方申著此书,本着避虚就实的原则,博考古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