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贞白遗稿

贞白遗稿

十卷。附《显忠录》二卷。明程通撰。程通,字彦亨,斋名贞白。安徽绩溪人。生卒年未详。洪武十八年(1385)贡入太学。二十三年(1390)举应天(今江苏南京)乡试。时方遣诸王将兵,因以封建、策贡士于廷。程通所对称旨,擢第一。授辽府纪善,进左长史。朱棣继位,程通上书数千言,论战守大计。永乐初,锦衣卫都督纪纲发其事,诏械程通诣京师,与二子俱论死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所著述凡百余卷,悉毁于官。后十年,其弟赴荆州,辽王以所图程通像及遗稿授之。嘉靖中,党禁渐弛,其从孙长等乃搜访佚篇,裒为六卷。附以辽王并同时诸人赠言及行状、小传等篇,别为四卷。天启中,其裔孙枢及子应阶又集前后建祠请谥之文,为显忠录二卷,附缀于末。即此本。初,程通以祖平久戍陈情乞赐还乡,人称其孝。及建文中,遭逢国难,上防御封事,而卒以是死,人称其忠。今陈情之表具在,而封事独有题无文。盖嘉靖中刻集时,犹有所讳而不敢存。封建二策,乃其受知于太祖,持议颇正。其他诗文,亦俱醇朴有法。虽所存无多,而大节凛然,有不仅以词章论者,固宜与方练诸集并传不朽。本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州府志

    十六卷。清王概、于殿琰纂修。王概,字成木,号约祁,山东诸城人,岁贡生,官至广东布政使。于殿琰,乾隆二十二年高州知府。旧志创修于明宣德五年(1430)郡守富敬,至雍正间三度续修。乾隆间王概任高廉巡道兼摄

  • 石匮藏书

    二百二十卷,后集六十卷,别传 一卷。张岱撰。张岱(1597-约1676)字宗子,后改字石公,号陶庵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出生世家,从其高祖父起便注意收集明代史料,经过几世积累,家中所聚之史料甚多,于

  • 周易王氏义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王嗣宗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王嗣宗不详何人,考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及宋明诸史志,均不见有王嗣宗《易》注之目。仅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引有“离卦音训”三节,为

  • 古园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卢雍撰。卢雍,字师邵,江苏吴县人,生卒年未详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。官四川提学副使。著有《祥刑要览》、《石湖志》、《方舟集》、《联舫集》诸书。此为师邵诗文集。嘉靖时弟卢襄编辑。门人长洲(

  • 义府

    二卷。清黄生撰。黄生(1622-?)字扶孟,号白山,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明诸生,入清不仕。对文字训诂深有研究,谙熟以声音通训诂之道,颇多创见。所著书皆奉诏销毁于乾隆年间,仅《字诂》一卷、《义府》二卷

  • 大儒心学语录

    二十七卷。明王蓂(见《东石讲学录》)撰。是他在养亲居家时,采录诸儒的语录,汇为此书。包括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载、邵雍、杨时、谢良佐、吕大临、尹焞、罗从彦、李侗、胡宏、朱熹、陆九渊、张栻、吕祖谦、黄干

  • 说文重文本部考

    一卷。清曾纪泽(1839-1890)撰。纪泽字劼刚,湖南湘乡人,曾国藩之长子。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,同治间历使英法俄诸国,与俄签订收回伊犁的《中俄伊犁条约》,撰《中国先睡后醒论》,主张“强兵”优先于“富

  • 吾野诗集

    五卷。明黄克晦撰。黄克晦,字孔昭,号吾野,福建惠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克晦少时善画,《御定佩文斋书画谱》列之画家传中。其诗有《金陵游稿》、《匡庐集》、《北游草》、《金台诗》、《宛城集》、《五羊草》、《西山

  • 潼川府志

    十二卷首一卷,清张松孙纂修。张松孙,长洲人,曾任潼川府知府。考潼川,晋属梓潼郡,刘宋为新城郡,梁曰新州,隋为梓州,宋为梓州路,重和元年,改潼州府。明洪武九年(1376),降府为州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

  • 偶斋诗草

    三十六卷。清宝廷(1840-1890)撰。宝廷字竹坡,清宗室,满洲人。同治进士,光绪间官至礼部侍郎,与黄体芳,张之洞等主张请议。凡有大事必具疏论其是非。典试福建,归途经浙江,纳榜人女为妾,还朝自劾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