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杜心解

读杜心解

六卷。清浦起龙(1679-?)撰。浦起龙生平详见《史通通释》辞目,本书为杜甫诗的一种比较简要的注本。全书按诗体编次,共分六体,每体一卷,每卷之下又分小卷,共录诗一千四百五十八首。在注释上作者参考了清初以前各家杜诗注本,加以抉择,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,提出一些独立的见解。它着重于主题和章节大意的讲解,在考订历史背景,写作年代上有一定长处。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,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忠君思想,因此不免常有穿凿附会之处,甚而愈解愈晦。前人评其书:“编辑颇有考据,而繁冗亦多附会。”(蒋士铨语)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在著录此书时评论说:“其间考证年月,印证时事,颇能正诸家之疏舛,而句下之注,漏略特甚。篇末之解,缴绕亦多。”且常夸用八股承转老套来分析段落大意,未免牵强。此集现存版本有雍正三年(1725)浦氏宁我斋刻本,道光时苏州文渊堂刻本和重庆善成堂刻本。1962年中华书局据原刻排印,王志庚点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黹余吟稿

    一卷。《续稿》一卷。清丁蕴琛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丁蕴琛,字月娟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。清代诗人。此书同治七年(1868)夏开始刻印于无诸城。其仁和、高望曾、茶盦手书,写刻极其工整,书前有吴嘉诠、茶盦所作

  • 月湖集

    四十八卷。明杨廉(1452-1525)撰。杨廉,字方震,号月湖,一号畏轩,丰城(今江西丰城县)人。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,授给事中,历南京光禄寺少卿。正德间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。嘉靖初迁尚书。卒

  • 鬲津草堂诗集

    不分卷。清田霡(约1681年前后在世)撰。田霡,字子益,号乐园,又号香城居士,山东德州人,生卒年不详。田雯之弟。其兄弟皆有诗名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拔贡生,授堂邑县教谕,因病未赴任。《鬲津草堂诗集

  • 韩魏公家传

    二卷。作者不详。记宋大臣韩琦事迹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以为是其家所传;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则认为是韩琦子忠颜所撰。又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和《宋史·艺文志》均作十卷,传世明、清刊本及《韩魏公集》中所录亦为

  • 廉平录

    五卷。明傅履礼、高为表(生卒年俱不详)同撰。傅履礼题长芦盐运司知事,高为表题沧州学正,其生平事迹均不详。此书五卷,采辑前代至明代事迹,分类编辑,其中廉录三卷,分卿相、馆阁、宪台、省郎、监司、守令、武臣

  • 香雪林集

    二十六卷。明王思义(详见《宋史纂要》)编。《香雪林集》一书,包括梅图二卷,主要收载绘画的各种梅花的形貌;包括咏梅诗词文赋二十二卷,主要收载历代文人吟咏梅花的作品;包括画梅图谱二卷,主要收载绘画梅花的方

  • 卦气表

    一卷。清蒋湘南撰。蒋湘南字子潇,固始人。道光间举人。著有《七经楼文钞》、《周易郑虞通旨》等书。此书为象数派易学著作。作者认为“卦气乃归藏之法,归藏乃黄帝之历”。而所谓“历象”,即分别为黄帝创制的甲子历

  • 续春秋左氏传博议

    二卷。清王夫之(详见《周易埤疏》)撰。宋代学者吕祖谦授徒东阳,取《左传》中有关治乱得失的史事,疏说于下,成《左氏博议》(又名《东莱博议》)二十卷。王夫之此书与吕祖谦之书体例略同,以议论为主,多与《春秋

  • 焦氏笔乘

    八卷。明焦竑(详见《支谈》条)撰。此书为辑录琐屑考证和零星议论的笔记。焦竑博学多才,因之此书所谈范围甚广。杂论经史艺文,间记琐事。其考证旧闻,多有可采;琐事议论,兼涉名理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但因涉猎

  • 诗总闻

    二十卷。王质(1127-1189)撰。王质,字景文,号雪山。郓州(今属山东)人。后徙兴国(今属江西),南宋文学家。绍兴三十年(1160)进士,任枢密院编修。王质博通经史,有文才,为张孝祥父子所器重,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