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左札记

读左札记

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的曾祖父刘文淇曾掇拾贾逵、服虔、郑玄三家旧注,进行疏通证明,广征博引,上采刘歆、许慎等人的师说,近采顾炎武、惠栋、焦循、洪亮吉等人的遗编,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评断,成《左传旧注疏证》,可惜只成长编,就去世了。后来其子刘毓崧、毓崧子刘寿曾接着纂辑,仅及襄公而止。刘师培想完成先人未竟之作,也没有如愿。刘师培对《左传》的研究心得,除《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》、《春秋左氏答问》、《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》、《春秋左氏传传例解略》、《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》等书外,还有《读左札记》一卷。在该书中他征引先秦两汉有关典籍,辨正《左传》为传经之书,且《左传》在刘歆之前已历见于诸子及汉儒所称引。他还认为左丘明曾亲自受业于孔子,而公羊、穀梁二传为晚出。书中还对《左传》褒贬义例有所阐发。立说虽难免牵强附会之处,但驳论较为精密,特别是他经过考证,认为《左传》是先秦旧籍,否定了所谓刘歆伪作说,很有功于《左传》学研究。《读左札记》是刘师培的读书心得,而非系统之作。该书收入《刘申叔先生遗书》(民国二十五年宁武南氏排印本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虎通义

    四卷。东汉班固(32-92)撰。班固是东汉杰出的史学家,曾著有《汉书》一百卷。《白虎通义》又名《白虎通》或《白虎通德论》。东汉初年,由于谶纬的发展,古文经学的兴起,政治思想及学术领域出现了极其复杂的矛

  • 春秋大传补说

    四卷。清何西夏撰。西夏万县(今四川万县)人,清嘉庆、道光年间隐居乡间,皓首穷经,足不履城市,著有《西夏经义》若干种行于世,该书即其中的一种。共四卷六篇。卷一为《春秋序》及《春秋释例》,卷二为《春秋说义

  • 三光浅说

    三卷。英国革笨撰,英国华立熙、清孙治昌译。革笨、华立熙生平籍里不详,孙治昌系新安(今属河南)人,余者不详。是书凡三卷。卷一,用浅近譬喻,述太阳系统,谓太阳为家主,行星为一家之紧要份子,月为地球最亲近之

  • 春秋图表

    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四益易说》)撰。作者认为周公为古学,孔子为今学;《周礼》为古学,《王制》为今学。《王制》是改制之书,为《春秋》的别传;《春秋》本为改制而作,不与古礼合;《王制》为今文之祖。于是作《

  • 通鉴纲目测海

    三卷。元何中(1265-1332)撰。中字太虚,一字养正,抚州乐安(今属江西)人。年少钻研古学,家藏书万卷,手自校雠,与门人讲述《易》、《春秋》之学。至顺二年(1331),行省请讲授于龙兴路(今江西南

  • 古史要评

    五卷,明吴崇节撰。崇节字介甫,弋阳(今属江西省弋阳县)人,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举人,官至武冈(今湖南武冈县)知县,著有《狎欧子摘稿》。《古史要评》所载史事上起周灵王,下迄南宋,每事都采用先标题目

  • 朱子钞释

    二卷。明吕楠(见《泾野子内篇》)撰。此书为嘉靖十五年(1536)吕楠任国子监祭酒时所辑。宋儒之中,以朱熹的著述最为丰富,流传最多。其时诸弟子所述者,有《池录》、《饶录》、《饶续录》诸刊。南宋黎靖德刊除

  • 四书定本辨正

    六卷。是书署新安胡正心、胡正言(约1580-1671)考辑。正言字曰从,号十竹主人,安徽休宁人。清印刷家。著有《印存玄览》等。是书前有《小引》,作于崇祯十三年(1640)。朱沅得其本于市肆,重刊之,有

  • 长沙县志

    ①二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赵文在原本,陈光诏续修。陈光诏,蕲水人,曾任长沙县知县。长沙县为各县之首,其志乘创修于康熙七年(1668),为知县胡壮生修,长沙绅士江有溶纂。其书后散失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

  • 尊圣集

    四卷。明陈尧道(生卒不详)撰。陈尧道,里籍、生平事迹均不详,惟知明嘉靖末(1560年前后)为大埔县教谕。《尊圣集》记有关孔圣事迹,分图像、世家、事迹、遗泽、制敕、撰述、封事七类,但内容多抄袭《祖庭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