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谐声孳生述

说文谐声孳生述

二十卷。清陈立(1809-1869)撰。陈立字卓人,号默斋,句容(今属江苏)人。道光间进士,官至云南曲靖知府。受业于凌曙、刘文淇之门,著作尚有《公羊义疏》、《句溪杂著》、《白虎通疏证》等。是书乃刺取《说文》中的谐声字,分部而缀叙之。以象形、指事、会意为母,以谐声为子;其子所谐,又各缀于子下。其分部以顾炎武《古音表》为主,参以江永、孔广森、戴震、段玉裁诸家之说,共立二十一部:(1)东钟江;(2)冬;(3)支佳;(4)脂微齐皆灰;(5)之咍尤之半;(6)鱼模虞之半麻之半;(7)真臻先;(8)谆文欣魂痕;(9)元寒桓删山仙;(10)萧幽尤之半;(11)宵豪;(12)歌戈麻之半;(13)阳庚;(14)耕青清;(15)蒸登;(16)侯虞之半;(17)侵覃;(18)谈盐添咸严衔;(19)祭泰夬废月曷末鎋薛;(20)缉叶帖合盍狎业乏;(21)畕屾(《说文》原阙之音)。但阙音不应算在分部之内,(19)部之九韵并入(4)部,则(20)部为(19)部,所以实际上陈氏分古韵为十九部。陈氏本声读法,共得声母1211个。《续修四库提要》云:“盖‘祭’、‘泰’等九韵初从戴分,其后成书复行混并,故前后不相合。其实此九韵仅有去入而无平上,自当立为一部,不知陈氏何以致疑也。即入声之分配,顾、江、孔、戴、段五家亦未尽密,故此书于古韵并无创见。惟其明《说文》谐生孳生之序可与姚氏《说文声系》相参证也。”(孙人和)是书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徐乃昌辑入《邢斋丛书》而刊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

    见《杨家府演义》。

  • ■和录

    二卷。清何梦瑶(生卒年不详)撰。梦瑶字报之,南海(今属广东)人,雍正庚辰(1730)年进士。是书将康熙御撰的《律吕正义》抄录作上下二卷,又以所作的《蔡氏律吕新书训释》和曹庭栋的《琴学纂要》附入下卷。只

  • 图卦億言

    四卷。明贺沚撰。沚字汝定,庐州(今安徽合肥)人。隆庆四年(1570)举人,官至苏州府同知。该书以图书为《易》原本,分为四卷。首卷《图书八卦说》,卷二《六十四卦说》、《太极图说》,大都抄录朱子《绪论》,

  • 兖州府志

    三十二卷,首一卷,图考一卷。清觉罗普尔泰修,陈顾纂。觉罗普尔泰,满洲人,出身举人,乾隆二十九年(1764)任兖州知府。陈顾,官至户部给事郎中。觉罗普尔泰掌兖州后,见府志自金一凤续修后,距当时又四十余年

  • 左传条贯

    十八卷。清曹基撰。基字德培,晚号玉坡老人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此书前有康熙五十一年壬辰(1712)曹氏自序,知书成于是年,时基年已七十余岁。其书共十八卷,大体上仿《国语》之例,将春秋史事分国类叙。一

  • 书谱

    ① 一卷。唐孙过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过庭,书末题“垂拱三年”(687),可推断孙过庭为武后时人;字虔礼(一说其名虔礼,字过庭)。富阳(今浙江富阳)人。曾官至右卫胄曹参军。孙过庭文采博雅,尤好书道,工

  • 包参军集

    六卷。明包大中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包大中,字庸之,别号三川,浙江宁波人。官福建建阳县县丞。是集随事立名,有《薄游集》、《武夷集》、《归来集》、《雁集》各一卷。《东征漫稿》二卷。《薄游集》题为卷

  • 剑闲斋遗集

    六卷。清陈瀚(1855-1896)撰。陈瀚,字裕楣,号子峻,湖南湘乡人。光绪间廪贡生,曾游于侍郎郭嵩焘之门,又居于闽浙总督杨星济幕府,受郭嵩焘影响,亦颇留心于经世之略。有《剑闲斋师门问答》一书。本书卷

  • 今古文尚书授受源流

    一卷。清马贞榆撰。马贞榆字贵立,广东顺德人,优贡生。本书就《尚书》考定今、古文的授受源流,今文首为伏生,其次为张生、欧阳生、晁错等以及后汉治欧阳《尚书》而不知师承的牟长等人。后汉治大夏侯《尚书》而不知

  • 韧叟自订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劳乃宣(1842-1921)撰。乃宣字季瑄,号矩斋,晚更号韧叟,浙江桐乡人,同治十年(1871)进士。先在直隶各地任知县,晚年充资政院议员、京师大学堂总监、学部副大臣。民国之后避居涞水、青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