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假借例释

说文假借例释

一卷。清吴俜(其生平未详)撰。吴俜为广东鹤山(今高鹤县)人。是编亦专论六书之假借,其大旨谓古人字少,故依傍同声而寄其事。其说曰:“凡事物之无字者,皆得以寄之,此假借之本义。中古以后,文字日孳,古无其字者,代有制作,而作书仍沿用假借之字者,在今日为假借之又一类。而作书时,实未有其字,古书相传,转写变易,至于有汉,通借繁多,不可穷诘,凡同音皆得假借,所谓音同而义即随之;且有古文本有而亦用假借者,假借之用,至是愈广,此又假借之一类。然非制字之初便已如此。”其前一例,即制字时之假借;后一例,即用字时之假借;中一例,即始为无字之假借,继为有字之假借,与侯氏《例举》分别制字用字及制字用字时或相混之说,大意略同,惟较侯氏之说简约。其举“臤”古文以为“贤”,“哥”古文以为“歌”,为在古人则为本无,在后人则为本有,尚嫌失于笼统。《说文》所引古文,据其后序,皆指壁中书而言,非制字时始前之古文,乃新莽时甄丰考定六书时之所谓古文。此种古文,其中假借多以本有之字相假,不得尽谓为本无其字。《三体石经》之古文,当时即据壁中书传写,其中于本有之字,仍时假用他字,并不以本无其字为限,即其明证。吴氏于此等处,均未及分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波府志

    ①四十二卷。明周希哲、曾镒修,张时彻纂。周希哲,明嘉靖年间任宁波府知府。此志为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)刻本。卷一至卷二为图、舆地志,为表者三,沿革、秩官、选举。卷四至卷二十一为志者三,疆域志,目四:

  • 春秋遵经集说

    二十六卷。清邱钟仁撰。钟仁字近夫,昆山(今江苏山)人。康熙十七年(1678)举博学鸿词,因年老不应试,赐中书舍人。治《春秋》,宗孟子、朱熹说经之义。此书即以孟、朱之说置卷首,集说部分则兼取诸家。虽亦有

  • 谈谐

    一卷,宋陈日华(约1182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日华,生平、生卒年均不详。他的夫人是当时著名的女词人。陈日华著有《金渊利木》八卷、《诗话》一卷与本书。《谈谐》所记皆俳优嘲弄之语、乃小说一格。《四库全书总目

  • 诗学正宗

    十六卷。明蒲南金(约1537前后在世)编。蒲南金,吴县(今属江苏苏州)人。嘉靖元年(1522)举人,官国子监助教。是书选历代之诗,起唐虞古辞,讫唐人近体。自四言至七言绝句,分为九体;每体中又分为正始、

  • 说唐演义全传

    十卷六十八回。不题撰人,署“鸳湖渔叟校订”,前有如莲居士序;亦有刊本题“姑苏如莲居士编次”。鸳湖渔叟当为嘉兴人,如莲居士当为苏州人,而作者究为何人,尚存疑。该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,比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稍

  • 日本考

    五卷。李言恭、郝杰编撰。李言恭,字惟寅,号青莲居士。岐阳武靖王文忠之裔,盱眙人。万历三年袭爵临淮侯,守备南京。郝杰(1530-1600),字彦辅,号少泉。蔚州人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进士。授行人,

  • 肥城县乡土志

    九卷。清李传煦纂修,钟树森续修。李传煦,邑人,优廪生出身。钟树森,桐城人,进士出身,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任肥城县知县。时朝廷命各州邑纂修乡土志,以为学校历史地理教科书之参考,并由学部制定纲目义例,

  • 金匮钩玄

    三卷。元朱震亨(详见《格致余论》)撰。明戴元礼校补。又名《金匮钩元》、《平治荟萃》。此书为朱氏临证医案之节录,经门人校补,成书于元至正十八年(1358)。论述临床各种病证。卷一、卷二以内科杂证为主,兼

  •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

    ①一卷。隋代释慧远撰。慧远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义记》辞条。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》是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三年(436)所译。除此译本外,汉地还有以下两种译本。一是北凉昙无谶玄始年间(41

  • 纬略

    十二卷。南宋高似孙(生卒年不详)撰。高似孙字续古,号疏寮。绍兴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淳熙进士。历校书郎、会稽主簿、知处州。为官贪酷,谄事韩侂胄,为人所不齿。退居姚江著书,有《疏寮小集》、《郯录》、《砚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