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经绎

诗经绎

二卷。明邓元锡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邓元锡字汝极,号潜谷。南城(今河南孟县)人。为学渊源于王守仁而不尽宗其说,著有《五经绎》、《三礼编绎》、《函史》、《明书》、《潜学稿》等。该书不录《诗经》原文,只就篇义进行训释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该书引用他说,不录出处。缺乏文学修养和精到的研究,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批评他“多空言,乏精义”,是符合实际的。版本有明万历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庸管窥

    一卷,明廖纪撰。廖纪事详《大学管窥》。此书将《中庸》分为二十五段,与朱熹《中庸章句》相同的仅十四段,余皆不同。比如以“中庸其至矣乎”以下二章为第三段,以“道其不行矣夫”二章为第四段,以“人皆曰子知”二

  • 古乐府

    十卷。元左克明编。克明自称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,生平不详,约元顺帝时人。是书录古乐府词,分八类,依次为古歌谣、鼓吹曲、横吹曲、相和曲、清商曲、舞曲、琴曲、杂曲。是书较郭茂倩之《乐府诗集》迟编六年,取舍

  • 肄业要览

    一卷。英国史守本(1820-1903)撰,上海颜永京译。史守本,又译斯宾塞尔,是英国著名哲学家,进化哲学的创始人。撰有大量著述刊世,其中《三育论》曾畅销于世,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。《三育论》除足本刊行外

  • 方山文录

    二十二卷。明薛应旂(约1550前后在世)撰。薛应旂生平详见《四书人物考》(辞目)。是集凡二十二卷。乃应旂自行编定。应旂初宗姚江学派,又入河东学派,以良知为主。大体出入朱熹、陆九渊之间。集中论学瑕瑜互见

  • 蟋蟀轩草

    无卷数。明刘士骥(约1617前后在世)撰。刘士骥,字允良,山东禹城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。著有《蟋蟀轩草》。是集为士骥诗文集。集前有李若讷序,称:“允良自言,少年濡

  • 孙盛晋阳秋

    三卷。清汤球辑。孙盛(302-373),字安国,东晋太原中都(今山西平遥)人。初仕佐著作郎,累迁秘书监,加给事中。博学而善言名理。著《魏氏春秋》、《晋阳秋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录该书三十二卷,《唐书·经

  • 大易通解

    十五卷,附录一卷。清魏荔彤撰。魏荔彤字念庭,直隶柏乡(今河北柏乡)人。大学士魏裔介之子。以诸生循资入为内阁中书,历官凤阳同知,漳州知府,江常镇道兼署江苏按察使。为政有声,因忤大吏去官,寓居苏州。雍正四

  • 苏学士集

    十六卷。宋苏舜钦(1008-1048)撰。苏舜钦北宋诗人。字子美,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)人,生于开封。景祐中进士。曾任大理评事,累迁集贤校理,监进奏院。因参加范仲淹政治革新集团,因事除名,流寓苏州,买

  • 风雨楼丛书

    残存二十二种,一百三十五卷。清邓实(详见《古学汇刊》)编。清建国之初,为巩固其统治,大兴文字狱,以致明末清初的许多学者著作遭禁毁,直至民国初年,这些著作才开始流传于世。《风雨楼丛书》所收多为晚明野史遭

  • 四书讲义参真

    十九卷。清党瀛编辑。党瀛,字海峰,陕西武功(今陕西武功)人。是书首有钱宝琛、凌泰封、张祖基三序,《论语》十卷、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一卷、《孟子》七卷。大旨遵《朱子章句集注》,集诸儒异同,间或也自抒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