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讲筵四世诗钞

讲筵四世诗钞

十卷。清张曾虔(生卒年不详)辑。张曾虔为安徽省桐城人,张英之孙,若需之子,曾任安徽凤阳宿州训导。此集为其家诗集,第一卷,收入张英之诗一百三十四首。张英(?-1708),字敦复,号圃翁,康熙丁未(1667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后历任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傅兼太子太傅、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,管翰林院学士主事。第二卷,收入张廷瓒之诗一百零六首。张廷瓒,字卣臣,号隋斋,张英之子,康熙己未(1679)进士,授翰院侍学、侍读学士,日讲起居注官、詹事府少詹事等。第三卷,收入张廷玉之诗一百二十三首。张廷玉,字衡臣,号砚斋,亦张英之子,康熙庚辰(1700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,历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,太保兼太子太保,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,管翰林院主院学士。第四卷,收张廷璐之诗五十九首。张廷璐,字宝臣,号药斋,亦张英之子,康熙乙未(1715)举人、戊戌(1718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、历任武英殿总裁官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乡试正考官、江苏学政、詹事府詹事,礼部侍郎。第五卷,收张廷瑑之诗二十五首。张廷瑑,字桓臣,号思斋,张英之子,雍正癸卯(1723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历代詹事府詹事、江苏学政、翰林院侍读学士兼礼部侍郎、工部右侍郎兼起居注官。第六卷,收张若谭之诗六首。张若谭,字紫兰,号奂床,张廷路子,乾隆丙辰(1736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,后告养回籍。第七卷,收张若需之诗六十八首。张若需,字曙彤,号中畯,张廷璐之子,乾隆丁巳(1737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任日讲起居注官,翰林院诗讲、教习庶吉士。第八卷,收张若霭之诗六十首。张若霭,字景采,号晴岚,张廷玉子,雍正癸丑(1733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历任日讲起居注,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,丙寅(1746)随驾西巡病归,卒于京。第九卷,收张若澄之诗八十首。张若澄,字镜壑,号潇碧,张玉廷子,工书画,乾隆乙丑(1745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历任日讲起居官,侍读学士,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第十卷,收张若敞之诗,张若敞,字恺似,号橿庭,乾隆辛未(1751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,历任翰林院侍读,日讲起居注官,詹事府少詹事,曾屡试正大光明殿,成绩优等,备受褒奖,又任顺天乡试正考官,咸安宫总裁。此《诗钞》共辑张氏家属四世十人之诗。张氏十人皆曾任翰林院侍讲、侍读,故集中之诗多为与清代皇帝诗文应对,及赐宴、赐物等感恩之作。虽典雅、堂皇,却台阁之气甚浓,价值不大。本诗钞有清乾隆间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倘湖樵书

    十二卷。明来集之(详见《读易隅通》条)撰。此书分初编六卷、二编六卷,内容皆为采摭唐、宋、元、明诸家之说,以类相从,排纂其文,而总括立一标目,或杂引古书而论之,或先立论而以古书证之。其征摭颇为繁富,亦颇

  • 待清遗稿

    二卷。宋潘音(1270-1355)撰。潘音字声甫,浙江天台人。自咸淳之末,遭逢世乱,即隐居不仕,题所居曰“待清轩”。入元以后,仍隐遁以终。其集旧无传本。明嘉靖间,其后人从败簏中得遗稿,属徐云卿校定而序

  • 降雪园得宜本草

    见《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》。

  • 新序拾补

    不分卷。清卢文弨撰。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二种。依据何允中本新序,与陆贻典宋校本、程荣本、明别本,互相校订。是者大书,其何本脱误之处,具注于下,别辑佚文,附其于后。既援用诸本参校,又引《春秋》三传、《

  • 薛涛李冶诗集

    二卷。唐薛涛、李冶撰。薛涛,蜀中妓。李冶,乌程女道士。生卒年均不详。薛涛与元稹相唱和,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,均为中唐人。《书录解题》载薛涛诗一卷,李冶诗一卷,至清皆不传。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。涛集中如《闻

  • 神仙传

    十卷。晋葛洪(详见《肘后备急方》)撰。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,好事者常记录成书,令人去效仿追求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,不见有人成仙,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。据葛洪自序,

  • 续刑法叙略

    一卷。清谭瑄(生卒年不详)撰。谭瑄,字子羽,嘉兴人。康熙乙酉年(1705)中举人,官至给事中。书中记述了宋、元、明三代的刑法,内容简略,错误较多。该书被列入《四库全书》存目当中。此外,还有《学海类编》

  • 春秋经解

    ① 十三卷。孙觉(1028-1090)撰。孙觉字莘老,高邮(今属江苏)人,宋代著名经学家。孙觉早年师事著名经学家胡瑗,从胡氏受《春秋》学,后中进士,累官至右正言。王安石与孙觉原是好友,遂引用之,欲其协

  • 古人几部

    六卷。清陈允衡撰。陈允衡字伯玑,南昌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选编明人诗集数十余种,作《诗慰丛书》。明人陆叔度著《古人几部》一书,记载古代成大功、定大策者。陈允衡以为,古人亦有功成而身死,名立而毁

  • 字林异同通考

    共七卷。其中《字林异同通考》四卷,《六书辨异》二卷,《补遗》一卷。清汤容煟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容煟字豫亭,号梅湖,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是书与《干禄字书》、《复古编》略同,旨在识字与正字。邵晋涵序云:“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