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衍极

衍极

二卷。元郑构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郑构,字子经,罗源(今属福建)人,一作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,与陈旅为文字友。著有《衍极》五篇,《衍极记载》三篇,《书法流传图》、《学书次第图》等。《永乐大典》中只载其《衍极》,缺其记载三篇及二图。陶宗仪之《书史会要》中称郑氏能大字,兼工八分。盖究心斯艺,故能析其源流如是篇。《衍极》分上下卷凡五篇。上卷有至朴篇、书要篇。下卷有造书篇、古学篇、天五篇。卷末附《学书次第之图》及《书法流传之图》,卷首有延玦七年(1321)京口李齐仲思作《衍极原序》。《衍极》之注为刘有定所作,刘有定,字能静,号原范,甫田人。其名载林承霖《莆阳诗编》,亦见《书史会要》,同为文雅之士。其注精细详备。于卷末有“刘有定至治壬戌年庚申”之文字,阐释《衍极》之深远意义,以及自己“详疏下方,使人考辞以得义,而知书之为用”的作用。《衍极》五篇所叙,自苍颉至元代,凡古文、篆籀,以及书法之变,皆在所论。宣抚使齐伯亨“采而上之”,颇为当时推重,曾专修“衍极堂”以藏是书。可见是书享誉其时。《衍极》辞严义密,是我国书法史上一部重要书论。有《陈氏秘笈》本,振绮堂有精钞本,明刊本五卷,明万历四十七年沈率祖刊本五卷,清乾隆翰林院钞《四库底本》二卷,《八千卷楼》有钞本,《十万卷楼丛书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本解说

    二卷。清毛奇龄(1623一1716)撰。奇龄字大可、西河、初晴,萧山(今属浙江)人。一生著书甚丰。是书成于康熙三十一年(1692)五月。其进书原疏称,合三书十三卷,首为《乐本解说》一卷,今此本乃分二卷

  • 钝翁前后类稿

    一百十八卷。清汪琬(1624-1691)撰。汪琬,字苕文,号钝翁,又号尧峰,长州(江苏苏州)人。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官至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。后因病辞官归家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“博学鸿词”

  • 蜩笑偶言

    一卷。明郑瑗(详见《井观琐言》条)撰。此书共一卷,二十六条,约二千字,内容多论古之语,间或也有考证。有些内容殊为儗不于伦,如:“盗跖以孔子为伪,苏轼以程颐为奸,李傕以董卓为忠,田承嗣以安史为圣。好人之

  • 郑长者书

    一卷。原题周无名氏撰,清马国翰辑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道家类著录《郑长者》一篇,题下注称“六国时。先韩子,韩子称之。”颜师古为此作注说:“《别录》云,郑人,不知姓名。”《汉志》所录《郑长者》隋唐志都不著录

  • 双仙记

    二卷。清崔应阶(详见《烟花债》)撰。传奇《双仙记》共三十六出,取材于明传奇《陆采记》。作者感到《陆采记》内容不够深广,因而加以增补改作。增加的情节有:节度使朱泚谋反,唐德宗离京避难,李晟起兵平朱此,收

  • 吴康甫砖录

    一卷。清吴廷康撰。吴廷康,字康甫,安徽桐城人,生卒年不详。卷首有李兆洛序言一篇。本书著录砖的拓本,上自秦朝,下到宋朝,有好几百件,而以三国两晋时居多。其中最希见并有重要史料价值的,为永嘉二年八月廿五日

  • 古文尚书疏

    一卷。清王谟辑,题梁吴郡顾彪撰。《北史·顾彪传》云:“顾彪字仲文,余杭人,明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。炀帝时为秘书学士,撰《古文尚书》二十卷行于世。”孔颖达《尚书正义》则云:“《古文》,近至隋始流行河朔。其

  • 姑溪居士前集

    五十卷,《后集》二十卷。宋李之仪(约1073前后在世)撰。李之仪,字端叔,乐寿(今属河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丰中举进士。元祐初,为枢密院编修官,通判原州。元符中,监内香药库。国从苏轼幕府,被御史石豫弹

  • 海国图志

    一百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魏源原名远达,字默深,湖南邵阳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进士。曾任内阁中书,从武进刘逢禄学《公羊》,通今文家说。道光二十一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,参加浙东抗英斗争

  • 古今考

    一卷。《续古今考》三十七卷。《古今考》一卷,南宋魏了翁撰。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要义》。魏了翁以古制多不可考,两汉诸儒惟据叔孙通所定某物犹今之某物,孔、贾诸疏则又谓去汉久远,虽汉制亦不可考,乃即《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