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蜀石经校字记

蜀石经校字记

一卷(古学汇刊本)。缪荃孙(1844-1919)撰。荃孙字炎之,一字筱珊,晚号艺风,江苏江阴人,清季金石学家,藏书家,目录学家。所著有《艺风堂文集》、《艺风堂金石文字目》、《藏书记》、《续藏书记》及《读书记》等。此书所校,首为《春秋左氏传》,以下依次为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周礼》。后有辛亥、壬子两跋及附记讳字一则,诗四章。据其跋言:“蜀石经周礼》卷九、卷十,一缺首一缺尾,均无多。《左传》卷十六、《襄二》全卷、《穀梁》卷十六十九行,光绪丙子在杨幼云处见之,属为校异,因循未果。后归张叔宪、李亦元,今归吾友刘健之,海内孤本也。蜀石经留于世者,有毛诗《周南》《召南》《邶风》,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,六百余言。陈颂南《周礼·考工记》,六千余言。《公羊》五千余言。今之三册,字数最多。宣统辛亥,与健之同窜海滨,假归以唐石经校经字,岳本校注字。疏其异同于别纸,后跋云:壬子正月,陈颂南藏《周礼·考工记》,《公羊·桓公》二册亦为健之所得,荃孙再假以续考。”由此可见,缪氏所据以校异同的,仅限于刘氏所得,并不包括毛诗《周南》《召南》《邶风》和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。今考刘氏所得石经,计《左传》襄二第十五全卷,昭公三十九行。《公羊传》第二卷。桓公六年。《穀梁传》襄公十九行、文公五行。《周礼·秋官》上下卷,及《周礼·考工记》。而缪氏所校,仅有以下经注:《左传》襄二第十五全卷,《公羊传》第二卷,桓公六年,《穀梁传》襄公十九行,《周礼》之《秋官》上下卷及《考工记》。而无《左传》昭公三十九行,《穀梁传》文公五行。看来他所校的,又限于辛亥、壬子以前刘氏所得的石经。其于通字及增加的虚字,只要与经义无关,概置不校。所校者,多补阮氏校勘之缺,正阮氏校勘以为当作某之误。考订异同,辨证讹缺,颇极精审。而跋中肯定全祖望之论蜀石经为持平之论,尤为允当。只是此书系据稿本辑入,其稿本已影印于刘氏蜀石经册中。以之互证,所得《周礼》十九纸,《左传》六纸,《穀梁》一纸,续得《周礼》一纸,《公羊》二纸,其纸数恰好与蜀石册中的原稿纸数相符,可知缪氏即据蜀石经册中手稿辑入。但原稿《左传·襄公》、《周礼·秋官》,其注文所冠无异同可校之经文及注文上所冠之注字,此书皆从删削。又跋中毛诗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邶风》,原稿作“黄松石之毛诗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邶风》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,原稿作“程芳林之《左传·昭二十年》”。陈颂南句上,有“赵晋齐之《周礼·夏官》三十六行”等字,此书则有脱字脱句。考《翠园墨语跋》,说古学汇刊之举是由缪氏及邓实两人所发起的。可知此书与原稿的不同处,是由缪氏重加删定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虎通义

    四卷。东汉班固(32-92)撰。班固是东汉杰出的史学家,曾著有《汉书》一百卷。《白虎通义》又名《白虎通》或《白虎通德论》。东汉初年,由于谶纬的发展,古文经学的兴起,政治思想及学术领域出现了极其复杂的矛

  • 刘豫事迹

    一卷。清曹溶(详见《崇祯五十宰相传》撰。刘豫宋朝人,高宗时知济南府,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,被金册封为“齐帝”,后被废黜而死。本书即记载这段历史,是在宋杨克弼《伪豫传》基础上,又杂采他书材料而撰成。内容较

  • 知服斋丛书

    五集,二十五种,八十五卷。清龙凤镳编。龙风镳,广东顺德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丛书共分五集,第一辑收汉孙叔通《汉礼器制度》一卷等九种,多为汉人所著关于汉代官制、典章、礼仪等著作;第二辑收后魏阚骃《十三州志》

  • 吴越世家疑辨

    一卷。明马荩臣撰。马荩臣,生卒年不详。《吴越世家疑辨》一书是针对欧阳修编著的《新五代史》中《吴越世家》而作。欧阳修在《吴越世家》中极言钱王奢侈暴敛之事,有人对此存有疑问,马荩原即历考《通鉴》纲目及其他

  • 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

    见《前汉书平话》。

  • 王阳明集

    十六卷。明王守仁(1472-1528)撰。王守仁,字伯安,号阳明,余姚(今浙江余姚县)人。生平详见《阳明全集》(辞目)。是集为阳明五世孙王贻乐重编之本,凡十六卷。阳明全集(既《王文成公全书》)刻于明嘉

  • 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

    一卷。清代王潜刚(生卒年不详)编。《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》一书,收北魏时造像共有四通,即:北魏长庆寺造舍利塔并记,王苌造像并造像记;李禄造像并造像记,比丘僧东朗造像记。收东魏时造像共有四通,即:金明心等

  • 古观室诗集

    五卷。吴士萱(1870-1932)撰。吴士萱字梦舟,号荫云,湖南长沙人。清光绪间诸生。士萱少以骈文驰名,偶尔赋诗。因有人曰“其诗不工”,士萱感奋,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,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。由是遂

  • 大学中庸读

    二卷。明姚应仁撰。姚应仁详《檀弓原》条。此书成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,据伪石经本攻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书中多引佛经以为论据,旨在援佛入儒。《四库全书》采用者为浙江汪启淑家藏本。

  • 古音类表

    九卷。清傅寿彤撰。寿彤字青若,贵筑(今属贵州省贵阳市)人。傅氏认为郑庠古音六部、顾炎武古音十部、江永古音十三部,密则密矣,然犹未合于五音之原、形声之本也。段玉裁古音十七部,合于形声之本矣,然犹未能统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