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张承燮纂。承燮,清末人,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张氏以《史记》中孟子事迹记载简略,而与各世家及《六国年表》多自相矛盾,故取历代言孟子较详者,为之补缺、订正,分段叙述孟子幼学时事及游历之事。此书有光绪
二卷。清末陈伯陶撰。伯陶字象华,号子励,自号九龙真逸。广东东莞人,光绪十八年(1892年)进士,官至江宁提学使,谥文良。明代袁昌祚有《东莞宋人遗民录》,已佚,仅存序。伯陶考证诸志乘及他书,共得二十余人
十二卷。《奏议》二卷。明薛天华撰。天华,字君恪,号南塘。福建晋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。官广东右布政使。天华风度清爽,神情俊逸。官南刑部主事,考满诣京师。因触犯严嵩,经过七年才得
一卷。清曾纪鸿(1848-1877)撰。曾纪鸿,字栗诚,湖南湘乡人,曾国藩次子,丁取忠的学生,曾与黄宗宪、左潜于丁取忠指导下在长沙古荷花池的白芙堂共同研究数学。与丁取忠等同撰《粟布演草》第一卷、《对数
一卷。明刘宗周(见《圣学宗要》)撰。作者初以顺天府尹罢归,与陶奭龄讲学于王守仁祠,以《证人》名其堂。此书为其条诫。首为《社学檄》,题为辛未三月,即崇祯四年(1631)所作。次为《约言》十则、《约戒》十
八卷。明林瀌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瀌字元盛,福卅(今属福建省)人。官广东三水、龙门二县教谕。官终于昌化县知县。其书成于万历三十八年。书杂采古书之词编辑而成。全书分一百六十门。十分繁杂。似为龙门诸生而作。
四卷。明傅振商编。生平见《古论元箸》条。蜀地自汉、晋以来,文章为盛。宋庆元中有程迂孙等《成都文类》,明嘉靖中又有周复俊《全蜀艺文志》。此集分为二十五类,后有傅振商自跋。原刻尚有《秦藻幽胜集》合为一编者
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周易平议》)撰。俞樾治经学私淑高邮王氏。王引之曾撰有《春秋名字解诂》,俞樾撰《春秋名字解诂补义》,对王氏之书重加补正,纠正其中的疏失。该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收入《皇清经解续编》及《
十二卷。明蒋山卿(1486-?)撰。蒋山卿,字子云,号南泠,仪真(今属江苏仪征)人。明代诗文作家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。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。蒋山卿善诗文,弘治十八年(1505),他去金陵访顾璘、朱
一名《莘野纂闻》,三卷。明李贤(详见《天顺日录》条)撰。此编乃是李贤所著笔记,间亦有议论,尤以述时事者为多。其中多有不满三杨(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)之语。其谓李时勉自仁宗谴怒之后,不复直言;自王振诬抅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