蕙澞杂记
一卷。清代严元照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严元照著有《尔雅匡名》等书。本书涉及内容上自经、子部书籍的有关内容,下到诗词曲牌的评论。主要论述了版本的精劣、学派的流别、诗词的工粗、儒学理论的“显要”等。书中语言精练,评论较为恰当,考据也较为准确。有新阳赵氏丛刊本《峭帆楼丛书》本。
一卷。清代严元照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严元照著有《尔雅匡名》等书。本书涉及内容上自经、子部书籍的有关内容,下到诗词曲牌的评论。主要论述了版本的精劣、学派的流别、诗词的工粗、儒学理论的“显要”等。书中语言精练,评论较为恰当,考据也较为准确。有新阳赵氏丛刊本《峭帆楼丛书》本。
六卷。清徐世沐(详见《周易惜阴录》)撰。《尚书惜阴录》一书尊崇古文《尚书》而排斥今文《尚书》,而以今文《尚书》仅二十九篇,其数不全作为根据。殊不知,古文《尚书》虽有五十八篇之多,则于百篇之数,亦为不全
一卷。清代释悟开(?-1830)撰。悟开,字豁然,号水云道人,住苏州灵岩山下宝藏寺。悟开学法专一,颇有灵气。可以说通达经论,尤专以净土法门。著有《莲宗九祖传略》、《净土知津》、《念佛百问》。此书就净土
四卷。辑者姓名无考,行文以天干为次,每编又分上下篇。今日所见版本,仅存卯编之下、申编上下、酉编全部,共四卷。卯编下录《陈寿祺上阮芸台请定经郛义例书》,附《经郛条例》、胡敬、赵坦、陶定山、钱福林《论孔颖
一卷 附补遗。清鲍康撰。鲍康,详见《续泉汇》条。书前有同治十二年(1873)潘祖荫序,末附泉辨。最后有自跋,及陈寿卿评语数十则。本书多述遗闻轶事,及各家著录的得失。补遗则间或涉及考释泉币文字。潘氏在序
六卷,谷应泰著。谷应泰见《明史纪事本末》条,又有《明史纪事本末备遗》二册,内分“辽左兵端”、“熊王功罪”、“插汉寇边”、“毛帅东江”、“宁锦战守”、“东兵入□”六篇,着重叙述明清关系。后来,以此六篇关
清珠克登纂。珠克登字华亭。十三岁时,随父亲前往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任,道光二十一年(1841),珠克登任肃州镇。珠克登久寓边陲,较为了解那里的情况。此书多道光间抄本。全书不分卷,首记各地官制及兵丁之数,
二卷。清曾廉撰。本书考《禹贡》水道以今地名证古州各为篇,先举其源流、变迁,后分列今地,条理很清晰。对于各种异说多折衷之,有的断以己意,大都颇有根据。比如《冀州篇》,释“梁山”不采取胡渭的龙门之说,而采
①二十六卷。南宋夏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僎字元肃,号柯山,两浙路龙游(今属浙江省)人。南宋著名经学家。据时澜此书序文,僎曾中进士,其他事迹不详。该书博采前人旧说,于林之奇《尚书全解》所取尤多,夏氏为阐明
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易贯》)撰。清代研究《文子》的学者,一般认为《文子》一书大半抄自《淮南子》,所以作校阅者都依《淮南子》。俞樾撰此篇校读《文子》,也以《淮南子》为改订标准,有的又凭己意改之。如其改《
二十四卷。旧本题明李攀龙(1514-1570)撰。李攀龙字子鳞,号沧溟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少孤贫。嘉靖二十三年进士,累官河南按察使。才学广博,与吴国伦、徐中行等号称“后七子”。著有《沧溟集》等。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