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蒙古新字百家姓

蒙古新字百家姓

一卷。宋陈元靓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元靓自署曰广寒仙裔。福建崇安人。宋理宗时,隐居龟峰之梅溪。著有《群书类要》、《事林广记》、《博闻录》等。此《蒙古新字百家姓》题名为蒙古文,为《事林广记》丁集第十卷。部目题曰蒙古篆字。其实此百家姓字乃蒙古正书,并非篆体。据《玉照新志》,乃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。赵为宋朝皇帝之姓,故列在首位,而次之以钱。孙是忠懿的正妃,再其次是南唐李氏。周、吴、郑、王,皆武萧以下的嫔妃。此书所收单姓,自赵、钱、孙、李至盖、益、桓、公,共四百零八姓。复姓自万俟、司马、至司徒、司空,共计三十个。其数目与《戒庵漫笔》所言相同。其取舍排列,都是以门第为重。但是,汤阴岳氏,为中兴名将,其功勋名望,妇幼皆知,编中却唯独没有“岳”姓。而秦姓位置,排在第十八位。三十个复姓中,又以万俟居首,作者的用意,是很明显的。此蒙古本汉字,与现世坊本,及《戒庵漫笔》所记,无甚差别。只有匡、桓等姓,避宋太祖赵匡胤,宋钦宗赵桓的讳,写作“”、“柏”。而和、穆、萧、尹等十六姓,此本排在计、伏、成、戴等二十四姓之后。盖、益、桓、公下,加入勿、商、归、迟四姓。万俟等复姓,此本只十五。其蒙古字则用元世祖至元六年,国师八思巴所造之国书,即当时所谓的蒙古新字。编中各字,均为正书楷体。但其中也有错误之处。或许由于后人不识蒙文而造成的。有日本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三传折中

    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四益易说》)撰。作者认为向来言《春秋》三传的学者往往喜言其异而不言其同,于是调合三传,进行折衰。该书持论多主观臆说,往往依违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之间,强作调人,见解新奇

  • 十三经客难

    五十五卷。清龚元玠(1703-1784)撰。元玠字鸣玉,一字瑑山,号畏斋,江西南昌(今南昌市)人。乾隆十九年进士,官贵州铜仁县知县,在任完善城建,倡修学宫。后降改教职,补抚州府教授。元玠少贫好读书,未

  • 更生吟

    不分卷。明高名衡(?-1642)撰。高名衡,字平仲,号鹭矶,山东沂州(今临沂)人。生年待考。崇祯四年(1631)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,以城守功,晋兵部左侍郎。崇祯十五年(1642),沂州被破,名衡死亡。

  • 春在堂全书

    一百六十九种,四百九十卷。清俞樾(已著录)撰。全书包括《群经平议》十六种三十五卷、《诸子平议》十五种三十五卷、《第一楼丛书》九种三十卷、《曲园杂纂》五十种五十卷、《俞楼杂纂》五十种五十卷,其余为《宾萌

  • 仙游县志

    ①四十二卷,清卢学俊修,郭彦俊纂。郭彦俊,字一林,邑人,恩贡生。考仙游县志,创修于宋宝祐五年。元至正十一年再修。明弘治三年三修。正德九年四修。嘉靖五年五修。嘉靖十七年六修。其后数十年无修。至郭彦俊则又

  • 周易八宫纳甲

    一卷。清吴脉鬯撰。据《四库全书存目》,吴氏的《易象图说》后附有八宫纳甲占例一卷。其书出自《火珠林》,《四库提要》称以钱代卜者之所用也。该书抄录八宫世次,略加案语,无所发挥。卦以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

  • 范围象教图

    见《圣学范围图》。

  • 竹斋集

    三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王冕(1287-1359)撰。王冕,字元章,号煮石山农、饭牛翁、会稽外史、梅花屋主等,诸暨(今属浙江)人。出身农家,白天放牛,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。后从韩性学,试进

  • 经学通论

    五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)撰。锡瑞字鹿门,号师伏,湖南善化(今湖南长沙市)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博闻强记,淡于荣利,精研汉儒经学,多所发明。曾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和南昌经训书院,任

  • 邹孚如集

    无卷数。明邹观光(约1595年前后在世)撰。邹观光,字孚如,湖北云梦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。官至南京兵部郎中。擢太仆寺少卿,未上而卒。著有《邹孚如集》。此集皆杂文,无诗。前无序目,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