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窗集
一卷。明刘溥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溥,字原博,别号草窗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未经科举,精天文律历之学,工画,通医学,有志用世,于明宣德初(1426)以文学征授惠民局副使,后调太医院吏目,但非溥之志也。著有《草窗集》。此集全为诗。其诗初拟西昆体,晚年更奇纵。时经土木之变,翡愁叹愤之情时见于诗中,颇有足取者。与郑亮、蒋忠等并称景泰十才子,溥为其首。另九人之集皆不传于世,独溥集能存留于世,其诗名则可概见一斑矣。有四库本。
一卷。明刘溥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溥,字原博,别号草窗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未经科举,精天文律历之学,工画,通医学,有志用世,于明宣德初(1426)以文学征授惠民局副使,后调太医院吏目,但非溥之志也。著有《草窗集》。此集全为诗。其诗初拟西昆体,晚年更奇纵。时经土木之变,翡愁叹愤之情时见于诗中,颇有足取者。与郑亮、蒋忠等并称景泰十才子,溥为其首。另九人之集皆不传于世,独溥集能存留于世,其诗名则可概见一斑矣。有四库本。
无卷数 清阮惟和(生卒年不详)撰。惟和,字子衡,松洪府奉贤县(今上海市)增生。《读小戴礼日记》乃《学古堂日记》之一种,其书有考《曲礼》四条、《檀弓》四条、《王制》三条、《月令》十四条、《曾子问》两条、
十七卷。明赵釴(约1556前后在世)撰。赵釴,字子举,一字鼎卿,桐城(今安徽桐城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贵州。著有《古今原始》(已著录)。是集为赵釴诗文集
一卷。清罗以智(生卒年不详)撰。罗以智,字镜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具体事迹不详。表前有道光丁酉(1837)戊戌(1838)间庄仲方、姚元之、胡敬诸人序,后有道光十九年(1839)项名达、光绪六年(
一卷。南朝齐王俭(详见《丧服古今集记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是书据《南齐书》、《礼志》、《舆服志》所载辑,盖在制定新礼之前王俭议礼之作。本《传》谓王俭长礼学,谙究朝仪,每博议证引先儒,罕有其匹者。既非与人
一卷。清怀圃居士辑。作者生卒年及姓氏、里贯、事迹皆不详。该书专记钱谦益宠姬柳如是逸事。现有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刊本、文字同盟社排印本。
不分卷。清张燕昌撰。张燕昌(约1769-1839),字苞堂,又字仲鱼。浙江海盐人。乾隆四十二年(1777)优贡,嘉庆元年(1796)举孝廉方正。书以五音分册。首有王杰、朱琰、杭世骏等人序言及钱大昕、魏
五卷。宋朱熹(1130-1200)撰。熹字元晦,号晦庵、紫阳,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教育家。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主,主要著作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、《伊洛渊源录》、《名臣言行录》、《资治通鉴
八卷。清彭定求(1645-1719)编。彭定求为清代诗文作家。字南止,又字访濂,晚号止庵,学者称“南畇先生”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一甲一名进士,授编修,迁国子监师业,晋侍讲。
二卷。明谢文洊撰。文洊字约斋,号程山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此书对张载之学颇有发明,力倡“主敬”、“躬行”之说。书中随文讲解,旁采诸儒之说,并以己见相参,行文类似语录体。书末附《西铭
① 四卷。清庄存与(1719-1788)撰。存与字方耕,号养怡,乾隆十年(1745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礼部侍郎。生平通六经、律吕之学,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,常州学派之始祖。其学《易》尊朱熹,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