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苏学士集

苏学士集

十六卷。宋苏舜钦(1008-1048)撰。苏舜钦北宋诗人。字子美,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)人,生于开封。景祐中进士。曾任大理评事,累迁集贤校理,监进奏院。因参加范仲淹政治革新集团,因事除名,流寓苏州,买水石作沧浪亭,自号沧浪翁。本集据欧阳修序说,是舜钦卒后四年,欧阳修于其妇翁杜衍家搜得遗稿而编辑,序中说十五卷,此十六卷是后人又有所续入。苏舜钦诗格雄健豪放,语言畅达,部分诗篇倾吐自己抱负,写景小诗也清新可诵,对宋诗革新颇有影响。与梅尧臣齐名,世称“苏梅”。欧阳修于本集序说:“子美齿少于余,而余作古文反在其后。”刘克庄《后村诗话》称苏舜钦歌行雄放于梅尧臣,轩昂不羁如其为人。有清康熙间刻本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江府志

    ①十八卷,清江殷道等修,张秉铉等纂。江殷道字念鞠,汉阳人,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康熙九年(1670)任九江府知府。江殷道莅任后,适奉命纂修通志,江殷道乃设局修志,聘张秉铉等总其事,互相参订,遂成

  • 詹氏小辨

    见《明辨类函》。

  • 瑄滨语录

    二十卷。明蔡叆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蔡叆字天童,宁晋(今属河北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中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,巡按河南。他少时从韩邦奇、湛若水游,故讲学宗旨皆不出二家之学。此书论《周礼》,则有些详略失当。

  • 庄子平议

    三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易贯》)撰。此书是俞樾《诸子平议》第七种。前人研究《庄子》,认为不明音训不足以究其旨,所以清代学者都非常重视音训。俞樾作《庄子平议》,所言声训,也不外于此。其训《德充符》中之“淑诡

  • 周子疏解

    四卷。清王明弼(详见《易象》)撰。该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,其中解《太极图说》一卷,解通书三卷,皆列朱熹之注于前,而以己意敷衍之,其意在便于初学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有该书存目。

  • 春秋恒解

    八卷。清刘沅(详见《易经恒解》)撰。该书是作者家居教徒时所作,大体上按《春秋》的文章进行推衍发挥,无所考证,只按自己对经文的理解,进行引申贯通。而所论大多平易近理,与凭私臆说者不同。该书有清同治十一年

  • 元八百遗民诗咏

    八卷。清张其淦(约1910前后在世)撰。张其淦,字豫荃,广东省东莞人,生卒年不详。光绪进士。甲午(1894年)补殿试,入词林,散馆改知县,官至安徽候补道,署提学使,辛亥(1911年)后隐居不仕。著有《

  • 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

    一卷。清朱孝臧(1857-1931)撰。朱孝臧原名祖谋,字古微,号沤尹,又号疆村,浙江归安(今吴兴)人。光绪进士,官礼部侍郎。词风近于吴文英。辛亥革命后多怀恋清室之作。有《疆村语业》。对辑校词籍用力甚

  • 冷语

    三卷。清代刘源渌(1619-1700)撰,其弟子马恒谦编辑而成。全书仿照朱熹的《语类》一书体例,依据朱熹的学说并以此展开论述,大意为攻击陆(九渊)、王(守仁)学说,但观点有些偏激之处,如攻击对程朱学说

  • 朱翼

    明江旭奇(生卒年不详)编。江旭奇字舜升。歙县(今属安徽省)人。万历年官安岳县县丞。《江南通志·儒林传》称其在太学时,尝奏上所著《孝经翼》、《孝经疏义》。并请敕儒臣辅助编辑《孝经大全》。本书仅供场屋之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