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艺风堂金石文字目

艺风堂金石文字目

十八卷。清缪荃孙撰。缪荃孙(详见《艺风堂藏书记》条)历主南菁、泺源、钟山等书院讲席。创办江南图书馆、京师图书馆。长于金石目录之学。富收藏。著有《艺风堂藏书记》、《艺风堂文集》等。书前有缪氏自序。卷一至十七,为殷周至元代之各种石刻,卷十八为殷周迄元之墓志,总共录有一万零八百余种。其中除景龙观钟铭以外,均属于石。此目录书,乃辑其所拓顺天、四川、山东,及直隶之易州、宣化、真定,江宁之句容、溧水,上江之太平、当涂、潜山、桐城、贵池,下江之常熟、松江、太仓等诸处石刻,加上自己所收藏韩小亭、马砚孙、瑛兰坡、崇雨聆、樊文卿、沈均初、刘喜海等诸家之旧藏,总共汇录而成。以一家所藏,多至逾万,实属少见。其中辽刻竟有一百六十种。末卷墓志,更多最近出土,而诸家尚未经著录。不独在收藏金石目录当中,号称宏富;即于考藏金石目录之学,亦足备参考。传本有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刻本,拓本于1923年归北京大学研究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史阐幽

    一卷,明许浩撰。许浩字复斋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弘治中以贡生授官为桐城县教谕,著有《元史阐幽》、《复斋日记》等。该书因续《宋史》而作,其是非皆不谬于圣贤,但大多论断皆取古来论定之说,敷衍成篇,并无新的

  • 中原文献

    二十四卷。明焦竑(1541-1620)编。焦竑字弱侯,号淡园。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著有《易筌》。是书分经集六卷、史集六卷、子集七卷、文集四卷,末附通考一卷。其自序说:“一切典故无当于制科者,概置弗录

  • 四溟集

    十卷。明谢榛(1495-1575)撰,谢榛,字茂秦,自号四溟山人,又号脱屣山人,临清(今属山东省)人。年十六作乐府商调,少年争歌之。已而折节读书,刻意为诗。李攀龙、王世贞组织诗社,榛为长,攀龙次之,并

  • 东厓遗集

    二卷。明王襞(1511-1587)撰。王襞,字宗顺,自号天南逸叟,江苏泰州人,学者称东厓先生。是集为其门人林讷所辑。上卷为像赞、墓图、年谱、语录及同时赠答杂文,下卷为所作诗、赋、附载行状、铭志、祭文、

  • 老子道德真经

    ①见《老子》。②见王弼《老子注》。

  • 苏米谭史

    一卷,苏米谭史广六卷。明郭化撰。郭化字肩吾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生卒仕履不详。上述二部书主要杂采北宋著名大臣、文学家苏轼和著名书画家米芾两人之遗闻轶事中可资谈论的内容,各为一卷,后又增苏轼事为四卷,米

  • 汉史亿

    二卷,清孙廷铨撰。孙廷铨字道相,益都(今属山东省益都县)人,别字沚亭。明崇桢年间考取进士,清入关后,他累擢吏部尚书,掌管官吏铨选达六年之久。由于孙廷铨恪守旧章,吏不敢上下其手。康熙初年曾拜为秘书院大学

  • 魏桓范

    见《世要论》。

  • 书集传

    六卷。宋蔡沈(1167-1230)撰。沈字仲默,号九峰,元定之子,建阳县(今属福建)人。沈少学于朱熹,年仅三十,遂弃举子业,专心研究理学;元定谪道州,沈从之,与父常以理义自娱;元定去世,沈徒步护丧归。

  • 诗小学

    三十卷,补一卷。清吴树声撰。吴树声(1819-1873)字鼎堂,一字筱亭,保山(今云南省保山县)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举人,官山东肥城知县。工书,墨迹纯厚。嗜金石文字,著《鼎堂金石录》。长于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