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艳云亭传奇

艳云亭传奇

二卷。清朱佐朝撰。佐朝字良卿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与李玉、朱素臣、毕魏、叶时章等人友善。作有传奇三十多种,今存《渔家乐》、《朝阳凤》、《夺秋魁》、《艳云亭》、《乾坤啸》等十三种,以《渔家乐》最为著名。作品风格平易粗犷,结构紧凑,宜于舞台演出。本剧写宋真宗时,奸相王钦若弄权,在郊外造百尺艳云亭,不时邀圣驾游玩,朝政悉置不闻。枢密萧凤韶,欲叩呈情弊,以身殉国,但虑膝下一女,尚未择婿,因放言出去,欲招才貌双全之婿。书生洪绘,虽有才学,但去萧家时喝醉,萧凤韶认为他有才无品,婚事遂罢论。不久西夏犯边,王钦若奏请萧凤韶带兵征讨,以为萧是文官,必败无疑,届时可定罪问斩,除去自己心头之患。萧出征后王又假传旨意,征萧女为宫娥。洪绘知情后拦驾陈情,真宗命洪绘领回萧氏完婚。而王钦若扣留萧女,并派虞侯毕泓刺杀洪绘。毕泓遇瞎子神算诸葛暗,诸葛对其晓以利害。毕早知诸葛名声,深信不疑,遂放走洪绘,又救出萧氏,并告诫她告疯可免灾。而毕自杀。萧女白日装疯,夜间寄宿诸葛暗庙内。此时萧家乳母因无家可归,经诸葛暗收留,与之结为夫妻。真宗一日忽想起拦驾告状之洪绘,认为他有胆有识,意欲聘来为官。洪之同窗鲍卜明以为洪已被害,遂冒名顶替,受封为兵部职方司,并迎娶萧女,萧女发现此人并非洪绘,而鲍此时亦受命去边关招抚西夏王。诸葛暗遂去御前说明真相。萧凤韶遭西夏兵围困,幸遇洪绘之兄洪远相救。洪远杀死西夏主李元昊,萧凤韶得胜班师。先此,真宗因萧凤韶久无消息(萧的表章被王钦若扣留),派王钦若前去抵敌,王吃败仗,被手下士兵杀死。后鲍卜明冒名顶替一事被查清,械送回京。萧、洪两家父女、夫妻完聚,洪远、洪绘受真宗封赏。此剧写忠奸斗争,讴歌了一批正义的人们。今存《古本戏曲丛刊》三集本,系据绥中吴氏藏旧抄本影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寄庐读史记臆说

    五卷,清杨琪光撰。杨琪光,字子琳,武陵(今湖南常德市)人。官道员,杨琪光师法归方,意在读史以练文笔,但间或也有笃论,他将读《史记》心得。写成《寄庐读〈史记〉臆说》一书,他主张持论公允,对人、事给予恰当

  • 雅似堂文集

    十卷。《诗集》三卷。明文德翼(约1649年前后在世)撰。文德翼,字用昭,江西德化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崇祯七年(1634)进士。授嘉兴推官。著有《宋史存》等。是集为文集十卷,诗集三卷。德翼人品清逸,而学问

  • 周礼杜氏注

    二卷 汉杜子春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杜子春,缑氏(今河南偃师县)人,尝从刘歆受《周礼》,“能通其读,颇识其说”,郑众、贾逵皆从受业。杜氏于《周礼》有说无书,郑玄《周礼注》引杜氏之说,乃从郑众

  • 春秋命历序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不见于诸史《经籍志》、《艺文志》及其他诸家著录,亡佚已久。但唐代《文选注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以及宋代《太平御览》、《路史》诸书仍时

  • 志远斋史话

    六卷,清杨以贞撰。杨以贞,字铁山,归安(今浙江吴兴县)人,据考,《志远斋史话》为光绪初所作。此书于古来是非成败;识断明通,尤其对明末的历史,论断更为精深、详明,如对明末之饷加派、辽东用兵、阉党与东林党

  • 汉杂事秘辛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书前有明代作家杨慎题辞,故明沈德符《敝帚轩剩语》认为此书是杨慎伪作。鲁迅也持此说。《杂事秘辛》之“秘辛”二字,类似卷帙甲乙名目。其“杂事”,主要记叙汉桓帝刘志懿献梁皇后被选及册立的故事

  • 读尔雅日记

    ①一卷。清杨赓元撰。赓元字良孚,江苏吴县人,光绪甲午(1894年)副榜。是编记其读《尔雅》所得。其中订正郭注之误,皆确有依据,非穿凿附会者比,且谓《说文》、《尔雅》异同可以互证,认为不当据《说文》以改

  • 京口山水志

    十八卷。清杨棨撰。杨棨,江苏丹徒(今镇江)人。明张莱曾撰京口三山志。后徐邦佐、陈朝用、朱文山又同撰京口三山续志。杨棨以两志皆仅述北固金焦三山事,未能称意,故又撰此书。《京口山水志》光绪五年(1879)

  • 外国传

    五卷。宋代释昙景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昙景,亦作县勇,又称昙无竭。所作《外国传》一书,自述游西域事。昙无竭于宋永初元年招集沙门僧猛、昙朗等二十五人,发迹远行,经龟兹、达高昌,过葱岭度雪山,到达罽宾月氏,于

  • 子相文选

    五卷。明宗臣(1525-1560)撰。宗臣,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江苏兴化人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。累迁刑部员外郎。贬福州布政使司左参议时,曾率军击退倭寇。卒官时仅三十六岁。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