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脉望

脉望

八卷。明赵台鼎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台鼎字长元(而书首曹代萧序中称长玄),自号丹华洞主,内江(属四川省)人。大学士赵贞吉之子。书首有曹代萧序,序中说“昔何讽书中得一发卷,规四寸许,如环而无端,用力绝之,两端滴水。方士曰:‘此名脉望’,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,夜持向天,从规中望星,星立降,可求丹度世。此《脉望》所从来,长玄君著书大旨可窥已。”此书杂论三教,对于道藏尤为详悉。曹序中称:“余读《脉望》而知三教之趣合也。佛教深而广,道教精而显,儒者以维世……”书末龚懋贤跋中亦称:“五邑代传道学,至吾师文肃赵先生始大阐其秘。盖道不外性命……,乃世之谈学者,往往守其粗迹,至稍涉性命,则辄诋之为二氏使人,丑二氏不啻非族,且曰‘道如斯止矣。’惟先生独能张胆明目,公然取二氏与吾儒并颊而称曰‘三氏一至,三圣一人,三圣人一道也。’以是吾侪小子,始得剖破拘挛,略闻性命宗风,而知子思子所以得传道学,特在《中庸》之一书,《中庸》一书,特专在性命之一章,性命一章,特在喜怒哀乐之四言。而以此遂通于颜子不迁,曾子不伤,孟子不动,子贡不得闻。又以此通于仙之养命兼夫性……长玄公,先生之冢嗣君也。趋庭之训,得之更真,闻之独早。其留心性命,盖自垂髫而然,季五十,即屏绝世缘,日夜为收拾人心是务。厌薄书吏,劳苦身心,则丐散局以居。今观所著《脉望》一书,则公之深造性命入彼实际可想矣。愚敢为之说曰‘欲知子思子得孔氏之传,当求之《中庸》,欲知长玄公得文肃先生之传,当求之《脉望》。’”有明刻本及《宝颜堂秘笈》(万历本、民国石印本》本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)商务印书馆据《宝颜堂秘笈》本排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陆象山年谱

    二卷。清李绂(1673-1750)撰。李绂字巨来,号穆堂,江西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治陆王理学,所撰文章对王安石事迹有所辩正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穆堂类稿、续稿、别稿》、

  • 西堂全集

    六十一卷。清尤侗(1618-1704)撰。尤侗,字同人,号悔庵,晚自号西堂老人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代文学家、戏曲家。顺治中以乡贡任永平推官,康熙十八年(1679年)授翰林院检讨,又晋为侍讲。曾著

  • 郭子

    一卷。晋郭澄之撰。郭澄之字仲静,阳曲(今山西阳曲)人,生卒年不详,生活于东晋和南朝宋交替时代,于宋刘裕时官至相国从事中郎,封南丰侯。《郭子》为轶事小说集,记两晋上层社会人物的言语谈论、人物品评、轶闻琐

  • 重修洛阳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图考一卷,清龚崧林修,汪坚纂。龚崧林,字尘园,江苏武进人,以举贤良方正奉发广东,以知县用。历署三水、从化、电白等县,又授知海阳,调番禺。后奉旨前往河南委用,办商水、虞城两县赈务,署嵩县,调汝

  • 三教问答一册

    不分卷。美国人泰西·杜步西(1845-1910)撰。杜步西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。1872年来华,先后在杭州、苏州传教。著有《“姑苏”——江苏的省会》(1899)等书。此书是作者宣扬基督教的一部传道之作。

  • 东谷随笔

    见《东谷所见》。

  • 品花宝鉴

    清陈森(1797-1870)撰。陈森字少逸,号采玉山人,又号石函氏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,科举屡试不第,久寓北京。诗文未传,除本书外,早年客居都中时,曾写过一部《梅花梦》传奇。《品

  • 尚书今古文注

    三十卷。清王闿运(1833-1916年)撰。王闿运字壬秋,湖南湘潭人,清末及近代学者、文学家,咸丰三年举人,官至翰林院检讨,加侍讲衔。辛亥革命后,任民国清史馆馆长。治学宗法公羊,以治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

  • 东汉文纪

    三十二卷。明梅鼎祚(1549-1615)编。生平见《才鬼记》。梅鼎祚仿冯惟讷《古诗纪》之意,辑陈、隋以前之文编为《文纪》,此为其一。他的《西汉文纪》,根据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多为典确。此编虽亦以正史为

  • 老子章义

    二卷。清姚鼐(详见《九经说》)撰。《老子》一书,传世已久,难断真伪,诸家著注本虽多,但却各执一端。姚鼐认为河上公注释的《老子》所分章数,甚是不妥。因而根据自己主观所想而作《老子章义》。此书篇章字数不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