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耒阳县志

耒阳县志

①二十二卷,首一卷。陈翰修,郑优等纂。陈翰,南城人,曾任耒阳县知县。郑优,邑人,曾任乾州厅教谕。《来阳县志》道光六年(1826)刻本,共二十二卷首一卷。首序、例、目录。分为:卷一,星野、图考、沿革。卷二,疆域、山川。卷三,户口、田赋。卷四,水利、城池、关隘。卷五,津梁、古迹、公署。卷六,学校。卷七,祀典。卷八,风俗、兵制。卷九,铺递、武功。卷十,寺观、盐法、蠲恤。卷十一,职官。卷十二,选举。卷十三,封荫。卷十四,政绩。卷十五,人物。卷十六,列女。卷十七,隐逸、流寓、仙释、方技、邱墓。卷十八至卷二十,艺文。卷二十一,书籍、物产。卷二十二,祥异、外纪。此志星野考辨繁富,然此非一邑之所得专,殊为不当。其附以四时晴雨占验丰歉之谚语,更为欠妥。又如田赋载及清代《赋役全书》,学校于改订学额录谕旨杂以公牍详批,封荫详记明清两代制诰之类,皆十分陋劣,简续凌乱,无可称述。② 八卷,首一卷。李师濂、于学勤等修,宋世煦纂。于学勤,丹阳人,曾任耒阳县知县。宋世煦,永绥人,举人,曾任江西建昌县知县。耒阳县志,创修于明嘉靖年间。万历年间曾两次续修。迄清康熙知县张应星、雍正知县徐德泰、道光知县陈翰,先后四修。此志则续道光志而作。《耒阳县志》光绪十一年(1885)刻本。此志凡例各条,言词肤浅,于断制处颇涉疏略,丛谈、艺文两类竟遗漏不置一词,更属舛谬。典礼将文庙祀典列于各小纪之后,殊大不伦。艺文殿诸丛谈,次序亦颠倒。综观全书,体例紊乱,无法阅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氏易象考证

    二卷。清纪磊撰。三国易学家虞翻曾依经立注,以阴阳消息、六爻、发挥、旁通、升降、上下为宗,创虞氏逸象。后人多有搜集和订正者。清代惠栋所著《易汉学》辑虞氏逸象三百三十一事,张惠言所著《周易虞氏义》辑四百五

  • 铜鼓书堂词话

    一卷。清查礼(1716-1783)撰。查礼,原名为礼、学礼,字恂叔,号俭堂,一号铁桥。宛平(今北京)人。乾隆元年(1736)登博学鸿词科,二十三年(1758)任户部主事。曾随军征金川,专司督运。后擢四

  • 平陆县续志

    二卷,首一卷。清刘鸿逵修,沈承恩纂。刘鸿逵字子仪,河北昌黎人,出身进士,光绪五年(1879)任平陆县知县。其办赈出力,升直隶州。沈承恩字汉卿,浙江山阴县人。曾任贵州都匀府独山州知州。光绪初年,任特用盐

  • 洛书摘六辟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辑。共十五则。其中取自《开元占经》者十一则、《初学记》者四则。由于所辑文亦残缺不全,故于是书主旨无法得知,有《汉学堂丛书》本。

  • 篆刻针度

    八卷。清陈克恕撰。陈克恕字目耕,又字吟香。浙江海宁人。著有《砚说》、《笔谈》、《篆学经眼》、《印人汇考》等书。此书前有乾隆五十一年(1787)翁方纲序,接下还有桂馥序,其次为例言八则,例言后分卷,卷又

  • 剩言

    十四卷。明戴君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戴君恩,字忠甫,一字紫宸,澧州(今湖南省澧县)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553)进十,历工部主事,督修永陵,有功;监军讨平奢酋之叛,历官都御史,巡抚山西,官至四川兵备副使。

  • 槎居谱

    一卷。明黄鹤撰。黄鹤,字修翎,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只知其嘉靖己未年间中进士,所居之宅名“槎居”。其著作名《槎居谱》。是书主要内容是记载其所居“槎居”中的宫室、器服构造的情况。其所

  • 坚白斋诗存

    三卷。清龙汝霖(约1860前后在世)撰。龙汝霖。湖南攸县人,生卒年未详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举人。官山西曲沃、高平及江西安远、铅山诸县知县。龙汝霖少以文学与湘潭王闿运、武岗邓辅纶及弟绎齐名,诸人皆

  • 南雷文定

    十一卷,《文约》四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撰。黄宗羲字太冲,号南雷,学者称梨洲先生。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明末以反对阉党闻名。清兵入关以后,积极投身抗清复明运动。曾在南明鲁王政权中任职。后来隐

  • 飞燕外传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汉伶元(玄)撰,生卒年不详。伶元(玄)字子于,潞水(今山西长治)人。《顾氏文房小说》本有自序,称与杨雄同时,历官至淮南相、河东都尉。此书不见于唐人所撰书目,始见于人宋人著录,故历代学者考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