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绵竹县乡土志

绵竹县乡土志

不分卷,清黄尚毅纂修。黄尚毅字仲生,邑人,举人。清末,蜀中各邑大都奉部令编纂乡土志,此篇亦其中之一。《绵竹县乡土志》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刻本不分卷。其分为三科:一曰历史,甲沿革,乙政绩,丙兵事,丁耆旧,戊户口,己氏话,庚宗教,辛实业。二曰地理,甲疆域,乙山脉,丙水道,丁道路。三曰物产,甲动物,乙植物,丙矿物,丁商务。此志兵事后附乡约数条,谓本《吕氏乡约》之意,实为乡土志所应有,非为节外生枝。其辨证均有所据,皆正旧说之误。综观全书,井然有序,言简意赅,实可作学校之教材,以立儿童问学之基。在蜀邑各乡土志中,此篇诚为上乘之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文春秋左传

    十二卷。宋王应麟(详见《周易郑康成注》)撰。该书又名《春秋左氏传贾服注》。作者辑录汉代经学家贾逵、服虔对《左传》的阐释,对于学者研究杜预以前的旧说,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该书有旧抄本传世。

  • 临汾县志

    ①九卷。明邢云路纂修。邢云路字泽宇,河北徐水县人。万历八年(1580)进士,十四年(1587)任临汾县知县。时值大饥,流亡载道,锐意抚恤,有饿莩辄掩覆之。尝筑干金堰,兴水利,开永丰渠,防水患。辑县志,

  • 龙川县志

    十二卷。清书图修,杨廷钊纂。书图,满洲镶黄旗人,举人,乾隆二十三年(1758)任知县。明宣德间县令宋常始修县志,至乾隆四年(1739)盛熙祚,六度续修。书图莅任五年,奉府檄修邑志,聘杨廷钊等开局纂辑,

  • 古韵发明

    一卷。清张耕撰。耕字芸心,山东滕阳人。尚撰《切韵肆考》等。是书分古韵为二十五部:①阿、②乌、③垩、④膺、⑤噫、⑥亿、⑦翁、⑧讴、⑨屋、⑩央、⑾天、⑿约、⒀婴、⒁娃、⒂戹、⒃殷、⒄衣、⒅乙、⒆安、⒇霭、

  • 竹书纪年

   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,亦称《汲冢纪年》。案《晋书·束晳传》,晋太康二年(281),汲县人发魏襄王墓,得古书七十五篇,其中有《纪年》十三篇,今世所行题沈约注,亦与隋志相符。顾

  • 无锡金匮县志

    四十卷,首一卷。清裴大中、倪咸生修,秦缃业纂。无锡有志,始于元王仁辅,明凡三修,清康熙秦、严之志,实为集大成之作。清雍正四年(1726),析无锡置金匮县,道光间华湛恩始纂修《金匮志》,至嘉庆十八年(1

  • 不二斋文选

    七卷。明张元忭(1538-1588)撰。张元忭字子荩,号阳和,浙江绍兴山阴人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官至翰林侍读。卒谥文恭。著有《绍兴府志》等。是集为张元忭诗文别集。凡七卷,其中文六卷、诗-卷。卷

  • 异苑

    十卷。南朝刘敬叔(?-约470)撰。刘敬叔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东晋时,初任中兵参军,义熙十三年为骠骑将军刘道怜参军,后为刘毅郎中令,因事得罪刘毅,被毅奏告,免官。宋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,太始中去世

  • 信宜县志

    十三卷。清刘启江修,李东绍纂。刘启江,江苏盐城人,举人,乾隆十七年(1752)信宜知县。李东绍,信宜县人,教谕。旧志明万历间县令周世臣创修,其书久已不存。顺治、康熙间两度续修。乾隆间知县刘启江续修县志

  • 论孟精义

    三十四卷。南宋朱熹著。朱熹事详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条。该书为朱熹所辑录的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十二家解说,共三十四卷,其中《论语》二十卷,《孟子》十四卷,又各有纲领一篇,未入卷数。初名《论孟要义》,又名《论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