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绥寇纪略补遗

绥寇纪略补遗

三卷。清吴伟业撰。吴伟业,见《绥寇纪略》条。其书于康熙十三年初刻成书(时称邹氏本,即为明逸民邹式金刊刻)时,仅存十二卷。嘉庆九年(1804年),张海鹏从萧子山处,获得吴伟业所遗手稿三卷,大喜过望,认为胜获殊珍。但此三卷尾页尚有阙文。嘉庆十四年,黄廷鉴又用许八兼家所藏旧钞,重校刊本,改正脱误五十余字,补足尾页脱文四百七十四字,使此书成一完书。书刊行后,称照旷阁足本,是为《绥寇纪略补遗三卷》。书分“虞渊沉中”(《绥寇纪略》卷十二为“虞渊沉上”)、“虞渊沉下”和“附纪”。其中,“虞渊沉中”主要记述了崇祯遗闻佚事;“虞渊沉下”则详记为明朝殉葬诸臣姓氏爵里;“附记”分“漳泉海寇”、“水西”、“河北三叛”、“徐砀萧之贼”、“河南诸寨”、“淮南四镇”、“义乌杀降”、“湖南高寮源、紫寮源、牛寨、猴寨、天王寺诸贼”等子目,记述了南明的一些史事和各地小股起义军的一些情况。该书对崇祯理政颇为赞颂,认为“国家之祸,宰相与台谏为之也”(《虞渊沉中》)。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由李学颖点校的《绥寇纪略》(十二卷和补遗三卷),将《绥寇纪略补遗》三卷收入该书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壬癸集

    一卷。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学贯中西,文章学术百年来无第二人,其忠君之心,根深蒂固,愚而近痴,亦民初一人而已。此集收壬子(1912)癸丑(1913)二年间侨居日本所作之诗,收古今体诗二

  • 经世名言

    十二卷。清苏宏祖(?-1664)撰。苏宏祖字光启,汤阴(今辽宁省辽阳)人。清顺治进士,隶汉军正红旗,崇德三年(1638)由举人授户部启心郎,世职牛录章京,顺治元年(1644)授河南、河北道,福建兴泉道

  • 韩诗内传证

    四卷。清宋绵初撰。宋绵初江苏高邮人,乾隆四十三(1777)年拔贡,官训导。本书鉴于宋代王应麟《诗考》所辑的韩诗,尚有许多遗略之处,特作补充。如“和乐且耽”一句,注释为“耽,乐之甚也”,据慧琳《一切经音

  • 郑志考证

    不分卷。清代经学家成蓉镜(见《禹贡班义述》)撰。《郑志》一书,清代有《四库》本,孔方广林辑本,袁钧辑本。成氏撰此书不知据何辑本,仅三十余条,知非完书。所考旁及群书,申以己意,有不少令人信服。如“我先师

  • 湖州府志

    四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李堂纂修。李堂,乾隆年间任为知府。《湖州府志》乾隆二十三年(1758)刻本。此志四十八卷首一卷。卷首为图,卷一星野、建置、形胜、恩锡。卷二海界、城池、官署。卷三学校、武备。卷四至卷

  • 宋诗钞

    一百六卷。清吴之振(1640-1717)编。之振生平详见《黄叶村庄诗集》辞目。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“尊唐抑宋”,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,选刻此书,以展宋诗全貌,显“宋诗之长”。收诗人一百家(其中十六

  • 书谱

    ① 一卷。唐孙过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过庭,书末题“垂拱三年”(687),可推断孙过庭为武后时人;字虔礼(一说其名虔礼,字过庭)。富阳(今浙江富阳)人。曾官至右卫胄曹参军。孙过庭文采博雅,尤好书道,工

  • 苏氏易解

    八卷。宋苏轼撰。苏轼字东坡(详见《东坡易传》),《宋史》有传。此书前已介绍,名曰《东坡易传》。宋志名之《易传》,其津逮本、学津本均作《易传》,且均作九卷。此本为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刊本,以《说序

  •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

    见《浙江图书馆丛书》。

  • 汉隶字源

    六卷。宋娄机(1133-1211)撰。娄机字彦发,嘉兴(今属浙江)人。乾道二年(1166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兼给事中,进参知政事。深于书学,家藏碑版图籍甚富。所著除此书外,尚有《班马字类》、《广干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