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幄管见

经幄管见

四卷,宋曹彦约(1157-1228)撰。曹彦约字简甫,号昌谷。南宋南康军都昌(今属江西)人,淳熙八年(1181)举进士,曾从朱熹讲学,后受人之召,负责汉阳军事,因部署抗金有方,改知汉阳军。后累官宝谟阁待制、知成都府。嘉定初,为湖南转运判官,镇压郴州(今湖南郴县)瑶民起义,后任利州路(今属陕西)转运判官兼知利州,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、通商蠲税,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。宝庆元年(1225),擢为兵部侍郎,迁礼部侍郎,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,力辞不拜,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。《经幄管见》这本书,是曹彦约在负责讲筵时所辑,其中材料都取《三朝宝训》,作者反复阐明,以示效法。因此书是作为侍讲官向皇帝进讲之词的总结,所以此书于进读、符瑞各篇,大抵是当时侍臣进讲之词,而其余各篇也主要是旁征经史,并归之于法,对这些进讲之词略作评论,提出自己的意见,以法效尤。只可惜,这本书旧刻散佚,只有永乐大典尚载录全文,今存豫章丛书本、钞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榕风楼诗存

    二卷。清杨渼皋撰,杨濮皋生卒年不详,字婉蕙,福建连城人,布政使杨簧之女,梁章钜之三媳,长乐梁恭辰之妻。清代诗人。少读书史,尤喜作考订典实题,在桂林时常与女诗人钱莲因一同游山赋诗,与梁茞林中丞长女梁筠如

  • 周易经史汇纂

    四卷。清查彬撰。查彬字伯野。大兴人。嘉庆四年(1799)进士。官至信阳州知州。此书为作者所著《湘芗漫录》的第一种。据费庚吉序,言此书“以经为经,以史为纬,援据精而简择当。”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。如他解

  • 苗氏说文四种

    二十卷。清苗夔(1783-1857)撰。苗夔字先麓,亦作仙簏,直隶肃宁(今河北献县)人。道光辛卯(1831年)举优贡生,后进入祁隽藻幕府任职。不久去职,主讲于翼经书院。爱好六书形声之学,攻治许慎《说文

  • 光庵集

    二卷。明王宾撰。王宾,字仲光,号光庵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,生卒年不详。宾通经善医,七八岁入乡校,弱冠前既喜读先秦以来之圣经贤传、诸子百家、阴阳历数、山海图志、兵政刑律及稗官小说之书,博闻强记,问无

  • 说文广义

    三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此书奉六书为宗,以广《说文》之义。部次以《集韵》为序,始于东终于甲,与程德洽《说文广义》略同。不同的是,旨在发明字的本义,对《说文》之篆体则置而不论。有义无字,

  • 读盐铁论

    一卷。清俞樾撰。《盐铁论》一书,颇有缺误。清自卢文弨、张敦仁考补后,仍多疑义。樾校是书,谓隋笔所记,非专心治此书也。其谓《非鞅》篇,“介”当作“尔”。《未通》篇,“议”当作“让”。《水旱》篇,“啖”当

  • 刘贵阳经说

    一卷。清刘书年撰。书年字仙石,河北献县人。此书共三十六条。其中如“献犧”一条,谓犧尊为牛形,角尊则为象形。犧音羲,献音宪,各读其本字,其义自明。司尊彝变犧为献者,朝践乃始献之礼。由于祀事始于献,故曰献

  • 选学拾沈

    二卷。清李详(1859-1931)撰。李详,字审言,又字愧生。江苏兴化人。辛亥革命前撰文鼓吹民族主义思想,曾任江楚编译官书局帮总纂、安庆存古学堂教习。辛亥革命后在沪与冯煦光纂《江苏通志》。1923年任

  • 毅一子

    三卷。《外篇》一卷。杨觐柬(生卒年不详)撰,民国初年人,生平事迹待考。是书目录,卷上:一、《性道说略》,二、《伦常》,三、《明办骂行》,四、《格物》,五、《穷理》,六、《存心》,七、《养气》,八、《尽

  • 易经解注传义辨正

    四十四卷。清彭申甫撰。此书自汉至清凡名家注皆采入。如李氏集解、王弼注、孔氏正义、程传、朱子本义等。至清代只取李光地、王夫之,间及顾炎武、王引之等说。并包群书,荟萃古注,可谓至详至备。其辩正部分则偏重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