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书辨疑

经书辨疑

七卷。金长生(1548-1631)撰。金长生字希允,号沙溪,谥号文元,全罗道光山人。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、文臣。金长生精通礼学,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。被推举入仕途,屡任郡、县、府的地方长官。日本和后金入侵之际(16世纪末17世纪20年代),从事调运军粮工作。晚年返乡,致力于教育,门人宋时烈等成为畿湖学派的主体。《经书辨疑》是一部读书随笔。自《小学》到《五经四书》都有注释,博采众说,参以己意。往往究求经意,匡正旧失。金长生禀性纯笃,勤奋好学。曾受业于李栗谷之门,所以在书中屡引李栗谷之语。书后有宋时烈跋文,极力称道金长生平生致力于经学,读而思,思而疑,总是随手札录,所以《经书辨疑》有许多精湛之见。此书有奎章阁藏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领

    四卷。明郝敬撰。该书专释卦序之义,认为《序卦传》当冠于篇首,如衣之挈领,所以书名《易领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著录存目,该本卷前标明条“山草堂集第二内编”。今北京图书馆收藏明万历、崇祯间

  • 钦定授时通考

    七十八卷。清政府官方编撰。该书编撰工作历时五年,受乾隆帝命主持编撰工作的有鄂尔泰、张廷玉等大臣,有许多官员参加收集资料的工作。“授时通考”取统治者“敬授民时”之意,目的在于指导农业生产。《授时通考》的

  • 古诗镜

    三十六卷。明陆时雍(生卒年均不详)撰。陆时雍字仲昭,又一字幼淳,桐乡(今属安徽省)人,嘉靖进士。明澄从子。知上高。后到永宁,有惠政,民为立生祠,升工部郎中。时武定候郭勋权倾中外,陆时雍劾其欺罔朝廷,落

  • 尚书辨伪

    五卷。清唐焕撰。唐焕字石岭,湖南长沙人,诸生。唐焕认为《古文尚书》是伪书,所以命名其书为《尚书辨伪》。卷首有唐焕自序,其次是伏生《尚书》以及孔安国的伪《尚书本末》,再其次是伏生口授的孔圣删录真《尚书》

  • 方言注

    十三卷。东晋郭璞注。郭璞生平见“尔雅注疏”。《方言》注本,以郭注为最早。今本《方言注》十三卷。然郭氏《方言注序》谓《方言》有“三五之篇”,刘歆与扬雄往来书亦说《方言》十五卷。然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与新旧《

  • 武进阳湖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王其淦、吴康寿修,汤成烈等纂。王其淦,字筱霞,江西庐陵人,清廪贡生。同治三年(1864)六月任金坛知县,五年二月任武进知县,光绪二年回任金坛,四年调任阳湖知县,六年复任武进知县,于十

  • 诗经喈凤详解

    八卷。清陈抒考撰,汪基增订。陈抒考字百先,江西新昌(今江西省宜丰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汪基字敬堂,江苏星源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卷首有吴启训昆序及汪基例言。书名喈凤,是沿袭坊选古文之名。此书是

  • 读仪礼记

    二卷。清张惠言(详见《周易虞氏义》)撰。上卷自《士冠礼》筮日主人朝服一节,至《大射仪》,祝史小臣师亦就其位而荐之一节。附:此经诸官始入不言位,而其后可见,及注明言之者。下卷自习夫人之聘享一节,至《有司

  • 刘左史集

    四卷。宋刘安节(约1115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安节,字元承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符三年(1100)进士。官至起居郎擢太常少卿,出知饶州,迁知宣州,卒。刘安节与弟刘安上曾从师于程颐,以学行

  • 徐相国年谱节略

    一卷。清徐右翌撰。右翌,清末叶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该书纪其伯父徐桐生平。徐桐,字荫轩,汉军籍,道光三十年(1850)进士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徐桐与载漪、刚毅等试图利用义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