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世大典

经世大典

八八〇卷。元代官修政书,又名《皇朝经世大典》,赵世延(1260-1336)任总裁,虞集(1272-1348)任副主裁。世延字子敬,其先雍古族人。世祖时任监察御史,后累迁至中书右丞,平章政事。集字伯生,世称邵庵先生,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、奎章阁侍书学士。是书参照《唐大典》、《宋会要》的体例,汇编元代典故,成书于文宗至顺二年(1331)。全书分为十篇:启事四篇,包括帝号、帝训、帝制、帝系;臣事六篇,包括治典、赋典、礼典、政典,宪典,工典。各典又分若干子目。涉及元代职官、赋役、礼仪、宗教、军事、刑法、造作等各方面制度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明初修《元史》,老的部分主要取材于《经世大典》。明中叶以后,此书散佚。我们今天尚能见到的残卷来自三处:一是《国朝文类》卷四十至四十二的《经世大典,序录》,即由原书各类子目的序录汇集而成。对了解元代各项典章制度颇有帮助。二是现存《永乐大典》卷一一五九八的《经世大典·市籴粮草》,卷一九四一六至一九四二三的《经世大典、站赤》和卷一五九四九至一五九五〇的《经世大典·海运》。三是《广仓学宭丛书》中的《大元马政记》、《大元仓库记》、《大元毡罽工物记》、《元代画塑记》、《元高丽纪事》、《大元官制杂记》等。1984年台湾出版了苏振申的《元政书经世大典研究》,叙述了此书的修纂过程,内容与价值,可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稼溪文存

    二卷。清黄维翰(生卒年均不详。)撰。黄维翰字申甫,号稼溪,江西崇仁人,光绪进士。署龙江府知府。为官清白廉洁。著有《稼溪文存》、《稼溪诗草》、《黑水先生传》、《易独断春秋通议》等。此集凡2卷。皆为文。前

  • 维摩诘所说经注

    十卷。姚秦释僧肇(384-说374-414)撰。僧肇,俗姓张,京兆(今陕西西安市)人。“家贫以佣书为业,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,备尽坟籍。志好玄微,每以庄老为心要。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:美则美矣!然期栖神

  • 农丹

    一卷。清张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标,江都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顺治壬辰年(1652)中进士。《农丹》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(1660)。该书分为天时、地利、亲田、养种、粪壤、人事、辨谷、占验等十篇(其中地

  • 禹贡山水清音

    一卷。明刘椿撰。此书用“泣颜回”等套曲来分述经文,从“冀州”始,到“导水”而止,共七出。此书没有述及疆域和田赋,因为作者另外还作有“疆域歌”、“田赋诀”。书中导山导水特别详明,于山则别其方向,于水则记

  • 少微通鉴节要

    五十卷。宋江贽撰。贽字叔直,崇安(今属福建)人。政和中,少微星现,朝命举遗逸之士。有司以贽应诏,贽辞不赴,赐号少微先生。是书取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删存大要。然首尾赅贯,究不及原书,该书又名《通鉴纂要》,

  • 石云居士集

    十五卷。《诗》七卷。清陈名夏(1601-1654)撰。陈名夏,字百史。溧阳(今属江苏)人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)中一甲三名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、兵科给事中等职。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。顺治二年(164

  • 翻译治家格言

    一卷。汉本清朱用纯撰,其生卒年不详;满本德保莅。朱用纯字致一,江南昆山人。父集璜,明季以诸生殉节。用纯菇哀饮痛,自比庐墓攀柏之义,故别号柏庐。德保字定圃,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,姓索绰罗氏,赐汉姓石氏。乾

  • 潜书

    四卷。清唐甄(1630-1704)撰。唐甄原名大陶,字铸万,后更名甄,号圃亭。四川达州(今达县)人。顺治十四年(1657)举人,官山西长子县知县,不久罢归,侨居苏州,从事著述。著作除《潜书》外,还有《

  • 黄帝阴符经集注

    见李筌等《阴符经解》。

  • 文武金镜律例指南

    十六卷。清凌铭麟撰。凌铭麟,字天石,浙江杭州人。本书专为初入仕者所撰,以使其了解居官从政之各项事宜。书成于康熙二十年(1681)。书中详细记载了文武百官之仪注、品级、职掌,以及居官莅任所应注意的各项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