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终太山人集

终太山人集

十卷。明艾穆撰。艾穆为明诗文作家,字和甫,一字熙亭。平江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三十七年(1558)举人。授阜城教谕,入为国子助教,升刑部主事,进员外郎。因弹劾张居正父死夺情被杖,谪戍凉州。张死,起为户部员外郎,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,引疾归。其集题为“终太山人”,是谪戍时曾遍游终南太华之胜,故以自号。此集共十卷。原题“平江艾穆和甫著,沔阳陈文烛玉叔、新淦朱孟震秉器、高邑赵南星梦白、临海王士性恒叔校,不肖孙日华辑”。首有万历年间门人乔璧星序。卷一为奏疏十篇,第一篇即《论张居正》;卷二卷三为序四十篇;卷四为记四篇、客对一篇;卷五传十篇;卷六祭文二十篇、墓志墓表各三篇;卷七卷八书牍六十四篇;卷九卷十诗二百十四首,而以同时赠答之诗七十首附后。艾穆为人原本忠孝,直节慷慨,故其诗亦跌宕不群。如卷四《思谴记》一篇,记其与张居正不睦及抗疏被杖、谪戍之事非常详细。读此文便可想见明代廷杖制度的残酷。卷九《出都诗》云:“病向西风一促装,寥寥征雁塞云长。流沙万里无愁远,去国孤踪信若狂。楚客江鱼身可葬,汉臣马革骨犹香。青山到处皆吾土,岂必湘南是故乡。”表现了旷达的情怀。与艾穆一样因弹劾张居正而被逮的赵用贤曾对他说:读公文章,便知节义,今果然。朱彝尊《明诗综》评论艾穆的诗说:“西窜之后,诗律颇效空同,自公而后,南风多死音矣。”陈田《明诗纪事》评曰:“公诗摹杜,特挟奇气,盖有伟抱者自无凡响也。”今观其集,诗则崇尚七子,并向杜甫学习,因而诗作劲健峭拔。但时有摹拟的痕迹,雷同之句也较多。其文则俊爽而深沉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载此集时,谓穆有《熙亭集》十卷,卷数相同,当为《终太山人集》的别名。此集另有一活字排印巾箱本,首题十一世孙法善刊。后附明史例传,则为清代刊本。今存有万历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须溪记钞

    八卷。宋刘辰翁(1232-1297)撰。辰翁字会孟,号须溪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景定初补太学生,景定三年(1262)进士。曾入南宋主战派首领江万里幕,亦曾为文天祥军中幕议。宋亡后不仕,飘泊以终。刘辰

  • 慎宜轩文集

    八卷。《诗集》八卷。清姚永概(1866-1924)撰。姚永概字叔节,号幸孙。安徽桐城人。姚莹之孙。光绪举人。清末曾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。民国后,累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,正志学校教务长,清史馆协修。是文集

  • 绣菊斋题画剩稿

    一卷。《遗画题辞》二卷。清司马梅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司马梅,字梦素,江苏江宁人,青县知县司马庠之女,孔宪彝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与朱玙《小莲花室遗稿》合刻一起。仅存《秋海棠》诗一首,与《瓶中桃花》跋一首。

  • 四书讲义困勉录

    三十七卷。清陆陇其(1630-1692)撰。陇其初名龙其,字稼书,清理学家,浙江平湖人。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。推崇程(颢、颐)、朱(熹),力辟阳明,力图挽回王学之害。著有《四书

  • 加减灵秘十八方

    见《灵秘十八方加减》。

  • 经义考

    三百卷,清朱彝尊撰。朱彝尊(1629-1709),字锡鬯,号竹坨,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经学家、史学家和目录学家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举博学鸿词,入选,授官翰林院检讨,参与修纂《明史》。博学多才,

  • 书经集传异同商

    六卷。不著撰述人姓名。或云湘阴郭嵩焘著。此书以蔡沈《书集传》为主,而商其异同。如《尧典》“允恭克让”,蔡沈《书集传》认为“允恭”为一德,“克让”为一德。此书则引吕楠曰:“允,德之积也;恭,德之显也;克

  • 续海塘新志

    四卷。琅撰。琅,满洲正兰旗人。详见《海塘新志》条。琅续《海塘通志》而成新志后,思塘工事宜尚有不备者,因又为《续海塘新志》,道光刻本。共四卷,其总目分为四门:一曰谕旨,所载皆上谕及御制诗文。二曰防汛,有

  • 四声综辨

    一卷。清魏崧撰。崧字祝亭,湖南新化人。因取士有五言试帖,应仕者每因一字之讹,致被遣落。绍衣堂氏因有《四声便览》之作,于并收者注明平韵某仄韵某。魏氏就《四声便览》详加注释以成是书,依《字典》分部,按笔画

  • 汇雅

    二十卷,《续编》二十八卷。明张萱撰。张萱字孟奇,博罗(今广东博罗县)人。万历壬午(1582年)举人,由中书舍人官至户部郎中。好学博识,工书画,精训诂。尚著《疑耀》等书。是书每篇皆首列《尔雅》,次以《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