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秘笈新书

秘笈新书

十三卷。别集三卷。明吴道南(生卒年不详)编。吴道南著有《河渠志》。本书自序以为本谢枋得未及付梓之书,为之增补。但所载皆职官故实,故标题有簪缨必用字。别集首卷为君道、二卷、三卷为类姓,割裂琐碎。多有挂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宁县志

    十卷。清施念曾纂修。施念曾字蘖斋,宣城人,拔贡生,雍正十二年(1734)任知县。旧志始修于明成化间,至崇祯间三度重修,其书久佚,清康熙间复修,今也不可得见,至乾隆四年(1739)二月县志已残缺五十余年

  • 泾县志

    三十二卷,首一卷,清李德淦、周鹤立修,洪亮吉纂。李德淦,字梅岩,直隶延庆人,嘉庆九年(1804)来任泾县知县。洪亮吉,生平见本书《宁国府志》条。泾县志自宋嘉定三年(1210)县令王林创修,其后明宣德、

  • 华岳志

    八卷。清李榕撰。李榕,字荫伯,号云圃,陕西华阴人。华岳,山趾距华阴郭南八里许,由谷口至山颠四十里,山势陡峻,峰入半天之云。旧有《华岳全集》十三卷,题华阴县知县李时芳撰,实则汝州张维新为潼关道副使时与华

  • 白石道人四种

    八卷。宋姜夔(约1155-约1221)撰。姜夔字尧章,号白石道人。鄱阳(今江西省波阳县)人。一生未仕,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各地,与当时文人交游,卒于杭州。工诗词,精通音乐。《白石道人四种》为后人辑成的独撰

  • 杜东原年谱

    二卷。明沈周撰,作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该书记明初叶杜东原事实。东原,号五坞山人,又号东原耕者、鹿冠道人。曾参与编写《永乐事迹》、《宣宗实录》、《舆地志》等书。此谱原附《石田东原图卷》,顾文彬刊之于《过

  • 古三坟

    无卷数。明唐琳订。唐琳天启时新都(今四川新都县)人。其订本正文与其他本相同,圈点及眉批与他本有别。眉批采用刘辰翁八则,茅坤十二则,孙矿十则,凡三家。刘辰翁字会孟,号须溪,宋进士,曾任濂溪书院山长,著有

  • 四书证义笔记合编

    不分卷。明钱大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大复字肇阳,江苏太仓人。官山东蓬莱县知事,大学士钱龙锡之父。大复先有《四书证义》,后在蓬莱与诸生论性,解官后,答问诸生,各若干条,别为笔记。其子龙锡合为一编。首有邹元

  • 鲁礼禘祫疏证

    一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)撰。皮锡瑞清末学者,字鹿门,一字麓云,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。1890年主湖南龙潭书院讲席,其后移席南昌经训书院。著《师伏堂诗草》、《今文尚书考证》、《尚书中候疏证》

  • 于湖小集

    六卷。附《录金陵杂事诗》一卷。清袁昶(1846-1900)撰。生平见《浙西村人诗初稿》。本集系袁昶官徽宁池太广道时所作;朋侪赠和篇什,间亦附入;后附金陵杂事诗一卷,是时张之洞方署江督,袁昶谒见,唱和遂

  • 洪雅县续志

    十二卷首一卷。清郭世祐纂辑。郭世祐,曾任青神县知县和洪雅县知县。郭世祐任县令后,见县志自王好音纂修后又已约七十年未修,欲重修之。然经费不足,开雕匪易。因遵旧本条例,次第增修。自嘉庆十九年(1814)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