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运注

礼运注

一卷。清康有为(1858-1927)撰。有为,字广厦,号长素,又号更生,学者称其为南海先生。早年受业于名儒朱九江,1888年赴京应试,上书光绪帝,建议变法图存,未能上达,后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讲学,1895年偕弟子梁启超赴京会试,时将签定“马关条约”,遂于梁会同在京应试举人一千三百多名,上书要求拒约,迁都抗战,变法图强,史称“公车上书”。同年中进士,授工部主事,未就。后被光绪帝召见,授为总理衙门章京,促成百日维新。变法失败后,逃亡日本,后组织保皇会,对抗孙中山民主革命。辛亥革命后,由日本回国,在上海主编《不忍》杂志,宣扬尊孔复辟。1917年和张勋策划清帝复辟,后告失败,逝于青岛。著有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、《大同书》、《戊戌奏稿》及《朋夷阁诗集》、《万木草堂诗集》、《延香老屋诗集》诗集多种。康有为学术崇尚今文学,《伪经考》是其代表作。朱一新作《论学杂志》与之辨难。康有为以为中国今以小康,而不求进化,是失孔子之意,因而为《礼运》作注。将以学孔子而同大地,其意甚盛。书前有光绪十年(1884)自叙。其书注解大率本孔疏陈澔集说,在此基础上任意发挥,古今中外,旁征博引,借之阐明己意,经世致用。如书注解言及埃及、叙利亚、印度、波斯各国之先,皆以事鬼神为重。印度、波斯、犹太之经,半为祭礼,埃及、印度、希腊数千年之宫室,皆用石筑,牖户繁多,顶圆皴皱,甚似山洞。并言印度《韦驮经》与《犹太旧约》,治国皆纳于祭神礼中。如此之类,惊世骇俗,不只发前人所未发,而且是闻所未闻,故遭时人责难,以为非注经之体。然康有为注经本非为音义训诂,名物象数,而是借经论时事,为现实服务,自有其独创性和独特价值,不可以一般治经者的标准规范评价之。《礼运注》有《演孔丛书本》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漆沮通考

    六卷。清郑士范撰。郑士范字冶亭,陕西凤翔人。此书是郑士范遍征地志,为考证《禹贡》中所说的“漆”、“沮”二水之所在而作。全书分为六篇,一、《漆水》,二、《洛水》,三、《故城》,四、《山属》,五、《水属》

  • 修辞指南

    ① 见《书叙指南》。② 二十卷。明浦南金(生卒年不详)编。浦南金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嘉靖壬午举人。官国子监助教。本书将《尔雅》、《左腴》、《汉隽》、《书叙指南》四书,汇集为一编。分二十部,四十类。没

  • 书经疑问

    十二卷。明姚舜牧(详见《易经疑问》)撰。《书经疑问》一书,多不考定经文涵意,只是推寻字句加以诠释,故较为浅近。间有臆说谬解,如《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。”“汤汤”本水盛貌,姚解为“如汤滚沸”;再如《舜

  • 环游地球新录

    四卷。清李圭撰。李圭,江苏江宁县人,历任浙海关委员。光绪二年(1876)得东海关税务司德琼琳推荐,赴美国费城窦奇公会。该记首列李鸿章序,言自上海东行,经日本越大东洋,抵美国三藩市,又陆行万余里,至费里

  • 经济文集

    六卷。元李士瞻(1313-1368)撰。士瞻字彦闻。先世新野(今属河南),徙居荆门。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。累官户部尚书。出督福建海漕,就拜行省左丞。入为中书参知政事、翰林学士。封楚国公。此集为其曾孙绅所

  • 古今书钞

    三十二卷。明屠本畯(生卒年不详)编。屠本畯字田叔,鄞县(今浙江省宁波市)人。以门荫入仕,官历太常典簿,辰州(今湖南沅陵)知府。生平喜爱读书,到老尚手不释卷,自称曰憨先生。屠本畯自述:吾于书饥以当食,渴

  • 练中丞集

    二卷。明练子宁(?-1402)撰。练子宁名安,以字行,号松月居士,新淦(今江西新于)人。洪武十八年(1385)进士,授翰林修撰,后迁工部侍郎。建文初(1399年),与方孝儒并被信用,改吏部左侍郎。以贤

  • 忆江南馆词

    一卷。清陈澧(1810-1882)撰。陈澧字兰甫,广东番禺人。年十七为县学生员,年十八由翁心存送入广州粤秀书院学习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。其后数应礼部试皆不中,以大挑二等选授广东河源县训导,任职

  • 海亭集

    四卷。明郑普(约1575年前后在世)撰。郑普,字汝德,号海亭,福建南安人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进士。官至云南府知府。是集有文三卷,皆应酬之作。诗一卷,仅二十余首,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,郑普精于经学。

  • 面城精舍杂文

    二卷。清罗振玉(1866-1940)撰。罗振玉字叔蕴,一字叔言,号雪堂。浙江上虞人,后迁居淮安。清末任学部参事。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,勾结日本帝国主义,图谋复辟清朝,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