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衷要

礼记衷要

三十卷。清李式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式谷,浙江仁和县(今浙江省余杭县)人。贡生,因家中失火而毁容。善作画,工写真,于经学亦有研究。作《礼记衷要》三十卷。卷首有吴荣光《五经衷要》序。言:“自汉氏以来,说经者几千百家,而折衷至当,义精理粹者,莫如我朝御定经义。顾卷帙浩繁,士鲜能购,抑且不便舟车。此书于五经中,举其理之精奥,说之歧出者,悉衷以御定精义。间采自汉迄今诸说,得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各十二卷,《春秋》六卷,《礼记》三十卷,共七十卷。仁和李式谷所篡。其同邑何元锡得之。元锡客死广州,书将散佚,南海叶农部梦龙,谋梓以传,而问序于余。余以前义名之曰《五经衷要》。农部子多,而均能读父书,此书之出,将由一家以及国,由国以及天下。其嘉惠后学之心盛矣。”(末题道光十年(1830)斗指亥之月。拜经之日,吴荣光伯荣撰)是书卷一为《曲礼》。卷二为《檀弓》。卷三、卷四为《王制》。卷五至卷七为《月令》。卷八为《文王世子》。卷九、卷十为《礼运》。卷十一、卷十二为《礼器》。卷十三、十四为《郊特牲》。卷十五为《内则》。卷十六、、十七为《玉藻》。卷十八为《明堂位》。卷十九为《大傅少仪》。卷二十为《学记》。卷二十一、二十二为《乐记》。卷二十三为《乐记》及《杂记》。卷二十四为《祭法祭义》,卷二十五为《祭统》、《经解》、《哀公问》。卷二十六为《仲尼燕居》、《孔子闲居》、《坊记》。卷二十七为《表记》、《缁衣》。卷二十八为《深衣》《投壶》《儒行》。卷二十九为《冠义》、《昏义》、《乡饮酒义》。卷三十为《射义》、《燕义》、《聘义》。汉经学发展至清代而极盛,注经之法演为三派,一重训诂考据,以汉儒注疏为经典,求无一字无来历,二重义理阐发,以义理为主,考据为辅,此二者均属学术性研讨,以阐明经理为要。第三种是实用性的,肇始于明代,为举业而注疏经文,去取随意。《礼记衷要》之注经,与明人著述涉及礼经者,大旨相同。是书极重御案,有违御案者,皆不录、稍异者亦不敢录,或谨慎裁酌,因而删去涉及丧服丧礼者至八、九篇之多。但是书能将《御定经义》之精华择出编定,于时人很是方便、实用,于《礼经》之流传推广,亦是一大功臣也。有清道光十年(1830)南海叶梦龙风满楼刊行本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汉帝月表

    一卷。清吴非(详见《三唐传国编年》)撰。非以《史记》立月表曰秦楚之际,创帝纪为项羽本记,而未纪义帝,于史义不合,故更立月表。大写怀王义帝于纪年之首,羽杀义帝汉承之,统以称元,正名曰楚汉帝,帝系指义帝与

  • 丛桂轩集

    二卷。明吴大经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不详。吴大经,字元常,江苏常熟人。事迹待考。是书为大经自编。前有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自序,称谢去帖括之学。盖山林之士。其诗酷摹釰南,圆熟有余,深微不

  • 读易考原

    一卷。元萧汉中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汉中,字景元,泰和(今属江西)人。其事迹不详。该书凡三篇,一论分卦,二论合卦,三论卦序。大旨以圆圈,乾坤坎离居四正为上经之主卦,兑艮巽震居四隅为下经之主卦。复按图列说。

  • 古香斋袖珍板书

    十种,九百零三卷。清高宗敕辑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),高宗弘历命刻袖珍板书十种,“古香斋”是弘历为皇子时读书之地,因以为名。所刻十种为:《资治通鉴纲目》二十卷、《渊鉴类函》四百五十卷、《御选古文渊鉴

  • 蒙求

    二卷。唐李翰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翰赵郡赞皇(今属河北)人,李华之长子。弱冠擢进士第,累迁大理司直,拜左补阙,加翰林学士。是书系传授经史百家知识的蒙书,李良进表称之“错综经史,随便训释”,李华序称“引古

  • 汤品

    无卷数。作者不详。是书主要记载沏茶的各种汤品,作者把汤品分为十六种,然后从不同角度谈论汤之优劣。首先为煎法,以汤之老嫩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。其次为注法,以汤之注入器皿缓急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。再次以不同器

  • 大唐开元占经

    见《唐开元占经》。

  • 明十六种小传

    四卷。明江盈科撰。盈科字进士,号绿萝山人。湖广桃源(今属湖南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至四川提学副使。该书乃是采辑明代轶事的一部著作。内容分四纲十六目。一曰四维,分忠、孝、廉、节四目。二曰四

  • 广德州志

    ①十卷。明朱麟修,黄绍文续纂。朱麟,字芝山,江西庐陵人,嘉靖十五年(1536)来任广德州知州。先是嘉靖五年(1526),安成邹守益来守广德,尝有志于州志之纂修,稽群籍,访故老,辑录成图、表、志、传四门

  • 妙法莲华经论疏

    三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妙法莲华经论疏》是注解世亲菩萨所作的《妙法莲华经论》的专书。其《妙法莲华经论》中译本有两种,一是元魏勒那摩提译,僧朗、崔光等笔受。二是元魏菩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