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直隶通州志

直隶通州志

二十二卷。清王继祖修,夏之蓉纂。王继祖,汉军正红旗人,举人,乾隆十五年知通州,二十二年离任。夏之蓉(1698-1785),字夫裳,号醴谷,晚号半舫,江苏高邮人。清雍正四年(1726)举人,官盐城教谕,十一年进士。乾隆元年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后任福建乡试正考官、湖南学政等。曾主讲钟山、丽正等书院。著有《半舫斋诗抄》、《兴艺录》,编有《汲古编》、《读史提要录》等。并曾于乾隆四十八年修《高邮县志》十二卷。卷一舆图:卷二疆域志:星野、沿革(表附)、形胜、地里、都图、市巷;卷三山川志:山、江、海、河渠、闸坝、井泉、桥梁;卷四建置志:城池、官署、仓廒、驿铺、堂院、义冢;卷五民赋志:户口、田赋、解支、沙洲芦课、杂课、盐法;卷六学校志:学制、祀典、师儒、宾兴、乡饮、书籍、学田、书院;卷七仪礼志:庆贺、开读、新任、迎送、耕藉宣讲、救护、祈祷;卷八祠祀志:坛、庙;卷九至十秩官志:统辖秩官、州秩官、县秩官、盐秩官、所秩官、营秩官;卷十一宦迹志;卷十二军政志:镇戍、兵制、海防;卷十三选举志:进士、举人、贡选、辟荐、武科、武略、应例、封荫;卷十四人物志:名贤、宦绩、忠节、孝友、义行、文苑、隐逸、寓贤;卷十六列女志:节孝、贞烈;卷十七风土志:习俗、岁时、物产;卷十八古迹志:名胜、坊表、宅基、寺观;卷十九至二十一艺文志:著述、疏、议、碑、序、诗、赋;卷二十二杂志:祥祲、方技、仙释、轶事。此志体例一遵府志之体。记州情详,述县情略。州域、县境均用图示,秩官、列女皆用表列。每卷首列有叙说,类前缀以小引,篇末间附论断。王继祖在《序》中称该志“据旧志所载,缺者补之,讹者正之,略者详之,繁者节之,其昔无而今有者则详审而增之。举八十年来未备之事,皆得综其大纲,贯其条目,循端竟委,睹旨知归,益亦稽索靡遗矣”。惟第七卷礼仪一门,所列庆贺等八目,大致为各官厅共同之官仪,不免取充篇幅,有悖志体。有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5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瓮芳录

    一卷。清末高德泰(生卒年不详)编辑。该书记高熊举一门事迹。熊举字谓川,江苏江字人,业贾,认赈捐,议叙从九品衔。咸丰三年(1853年)二月,太平天国军围江宁,熊举集乡勇守御,城破,熊举移巨瓮于庭,贮满水

  • 书仪

    十卷,宋司马光(1019-1086)撰。司马光字君实,世称涑水先生,后人称司马温公,陕州夏县涑水乡(现属山西夏县)人,著名政治家、史学家。宝元时进士。治平三年(1066),献所撰修《通志》八卷,准自辟

  • 合数术

    十一卷。英白尔尼撰,傅兰雅(详见《数学理》)、华衡芳(详见《代数术》)合译。《合数术》译本无原著写作年代。作者在“总引”中指出:“此书所论之理,谓之合数,乃算学中一种新术,并非将旧术所能推之事,更立新

  • 莱芜县乡土志

    一卷。清何联甲编。何联甲,湖北安仁县人,拔贡出身,光绪三十年(1904)任莱芜县知县。莱芜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知县陈甘雨,再修于康熙十一年(1673)知县钟国义,自此以后,即未有续者。

  • 明季新乐府

    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清胡介祉撰。生卒年未详。胡介祉字存仁,号循斋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礼部尚书衔。秘书院学士兆龙之子。康熙间官湖北佥事道。此书共六十首,皆咏明季事。每首各有小序,注其本末。时《明史》尚

  • 逍遥巾

    一卷。清汤贻汾(1778-1853)撰。汤贻汾,字雨生,常州(今属江苏)人。道光间任灵丘路都司,虽是武将,擅长词曲,有传奇《剑人缘》,姚燮《今乐考证》著录十录其目。杂剧《逍遥巾》四折加一楔子,写其自身

  • 蔡中郎集

    十卷。汉蔡邕(133-192)撰。蔡邕字伯喈,陈留圉(今河南开封)人。邕性至孝,三世同居。少博学,师事太传胡广。好辞章、数术及天文,喜好音律,又善鼓琴。闲居玩古,不交当世。建宁间,召拜郎中,校书东观,

  • 史学璧珠

    十八卷。明钱应充(生卒年不详)撰。钱应充字子美,绍兴(今属浙江)人。此书分类隶事,皆以坊本《纲鉴》为主,又摭采类书以补益,内容皆集为偶句。中分天地、灾祥、君道、臣道、伦理、品论、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

  • 小心斋札记

    十六卷。明顾宪成(1550-1612)撰。顾宪成字叔时,别号泾阳,世称东林先生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,革职还乡,同弟顾允成和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。

  • 丽澞荟录

    十四卷。清代蒋超伯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书是作者摘录书典,以类编目而成的札记。书中内容涉及范围较广,考证经史,介绍一些方言、风俗、掌故等。此书以类编目,其中涉及风俗、掌故之类内容如“卧碑”、“帽顶”、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