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画鉴

画鉴

一卷。又称《古今画鉴》。元汤垕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汤垕,字君载,自号东楚采真子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,寓居镇江(今属江苏)。该书卷末有《画鉴题词》,称“采真子妙于考古。在京师时与今鉴画博士柯君敬仲论画,遂著此书。用意精到,悉有依据”。是编分述吴画、晋画、六朝画、唐画(五代附)、宋画(金、元附后)、外国画、杂论。重点评论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,大部分篇幅论唐代之作,将金、元画家附于宋后,外国画仅及高昌、高丽两则,后附《杂论》略述鉴赏收藏问题。书从陆探微始到六朝,甚为不妥,前之吴、晋亦本在六朝之列。《画鉴》讨论各家画迹,列举笔墨特点,辨别真伪。言简意赅,有独到见解,主张造形贵在神似,方法要求“遗貌取神”,观画亦从气韵、笔意审之,不可以形似求之。是书所辨论者皆在笔墨气韵间,不似董逌诸家以考证见长。《画鉴》是我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绘画论著。有《唐宋丛书》本,《学海类编》本,李玙刊《群芳清玩》本,《说郛》本,《湖北先正遗书》本,《书经补遗》五卷(元吕宗杰辑),涵芬楼《秘笈》本,《古今集论字学新书》七卷(元武夷刘惟志编辑),旧钞本,《程氏丛刻》本,《楚州丛书》本,《国学珍本文库》本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,《美术丛书》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樵隐词

    一卷。宋毛撰。毛(生卒年均不详)字平仲,信安(今广东高要)人,曾经在宛陵、东阳二州任副职。为人傲世自高,与时多不和睦。工于小词,诗文也很著名。著有《樵隐集》十五卷,已亡佚。今存《樵隐词》一卷,存词共四

  • 经义莛撞

    四卷。近人易顺鼎(1858-1920)撰。顺鼎字仲实,号湘农,又号哭盦,湖南汉寿县人,光绪元年(1875)举人,官广西右江道、云南临安开广道、广东钦廉道等。顺鼎以诗名著海内,对经学亦有研究,此书刊行时

  • 广中五先生诗选

    二卷。明陈暹(1405-1496)编。陈暹,字季昭,号云樵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所谓“五先生”,有孙蕡、王佐、黄哲、李德、赵介。五人之中,孙、王、黄、李皆仕宦;赵则隐居不出,所谓《临清集》亦不甚流传

  •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

    见《李卫公问对》。

  • 可园诗存

    二十八卷。附《可园词存》四卷。陈作霖(1837-1920)撰。陈作霖,字雨生,又字伯雨。江苏江宁(今南京市)人。光绪元年(1875)举人。后经春闱三试,被放南归,自此便息影家山,淡于进取,研读文史,潜

  • 文章类选

    四十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前有洪武三十一年(1398)凝真子序,并庆府图章。以史考之,乃庆王,为太祖第十六子。好学有文。洪武二十六年(1393)就藩宁夏,三十年始建邸。是书刊于三十一年,则在建邸后。序称

  • 医经正本书

    一卷。宋程迥(已著录)撰。作者博通经史,著述甚多,此书系有感于邪说误人,为正世俗愚见而作。全书十四篇,首论唐、宋两朝医政,然后依次为论伤寒温病热病无传染之理;论五运六气感伤总名曰时气,亦无传染;论四时

  • 东塘集

    二十卷。宋袁说友(1140-1204)撰。袁说友,字起严,建安(今福建建瓯县)人。隆兴元年(1163)进士,累官四川安抚使。嘉泰中,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。说友学问渊博,留心典籍。官四川安抚使时,曾命

  • 孔惟叙集

    六卷。清孔毓功(约1675前后在世)撰。毓功字惟叙。新城(江西省南城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受学于魏禧,其他事迹不详。著有《孔惟叙集》。此集共六卷。所作皆为杂文。以年为次,不分体类。据集前《自记》称,“

  • 鸿逸堂稿

    清王艮(详见《易赘》)撰。此集为王艮文集。前有顾祖禹序,称“王子名炜”。盖王艮本名炜,作序时还未更名。因王艮与顾炎武等交游,受影响很大,故其文颇有法度,严守古格未能变化。然亦多袭陈言。只有《偃师纪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