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玉剑尊闻

玉剑尊闻

十卷。清梁维枢著撰,梁维枢,字慎可,真定常山(今河北曲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明崇祯间举人,官工部主事。梁维枢为人怡爽轩豁,少年好牧猎,声酒驰逐燕赵之郊,折节读书,官禁林,被党锢,志气不少挫。归所居雕桥庄,杜门著述且十载。家世贵盛,修勒醇谨,逾于素门寒士,而听其论辩,则恢奇历落,滚滚不休。《玉剑尊闻》作于清朝顺治甲午(1654)年,书前有吴伟业,钱棻、钱谦益序及自序。这部书取材明代的轶事琐闻,所记多半是文人遗事,颇见承平的气象。依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体裁、门目,分为德行、言语、文学、方正等三十四类,而自为之作注,文格亦全仿《世说新语》。在明代,何良俊(元朗)曾著有《何氏语林》,搜集的范围,自汉迄于元朝,此书紧接着记有明一代的人文事迹,且著于清修明史以前,虽然是些零简短帙、小品文字,但很可以作为征文考献的资料。所以在吴梅村的序中,称其“出入两朝,百余年中外之轶事,皆耳闻目给,若坐其人而与之言,无不可以取信”。但梁维枢生于易代之际,在书中看不出有国家兴亡的感想,推想可能梁家是真正的大族,梁清标又出仕清朝,官至尚书大学士,梁维枢不敢稍涉忌讳。但他毕竟爽豁,那些随笔的记载,保存了许多文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的资料,烘托了当时各阶层的风气,也忠实地写出了明朝人的思想作风,所以《四库提要》说这部书“随意钞撮,颇乏持择”,有些狂谬。有顺治甲午赐麟堂刻本、1927年藁城魏氏养心斋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烟画东堂小品

    二十五种,三十四卷。清缪荃孙(详见《云自在龛丛书》)编。此书汇辑宋元以来罕传的小品著作二十五种,共十二册,所辑各书较《云自在龛丛书》为善。如清管廷芬《康熙朝品级考》一卷、清全祖望《公车征士小录》一卷,

  • 临证指南

    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

  • 嫏嬛记

    三卷。旧本题元伊世珍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伊世珍生平事迹不详。其书卷首载张华为建安从事,遇一仙人,引至石室,见石室多奇书,因问其地为何地?仙人回答曰:“嫏嬛福地也”。后伊世珍依据其事撰成此书,特定名为《螂

  • 螺峰说录

    一卷。清毛先舒(详见《声韵丛说》)撰。认为道德智能高,学识渊博的圣人深知生死存亡的奥秘。乾道变化,完美的人希望人性善良,恪守人伦纲常的人愿人性善良,只有为善之人,才会有美妙的来世。先舒欲主佛教之说,却

  • 彭椒岩诗稿

    二十二卷。清彭开祐(约1691年前后在世)撰。彭开祐,字孝绪,号椒岩,娄县(今上海松江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十五年(1676)进士,官至武冈州知州。此集有《瞻云稿》、《游琴稿》、《一螺稿》各六卷,《

  • 毛诗义驳

    一卷。三国魏王肃撰,清马国翰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《毛诗义驳》八卷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毛诗杂义驳》八卷,均已佚。马国翰序云:“王肃注《毛诗》以《郑笺》有不合于毛者,因复为此书。曰《义驳》者,驳

  • 译书事略

    一卷。英国人傅兰雅(1839-1928)撰。1861年东来,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,1865年转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处编译。1875年主编发刊《格致汇编》。1896年赴美,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

  • 学寿堂丛书

    十二种,八十九卷。清徐绍桢(详见《四书质疑》)撰辑。该丛书所收有经类、史类、算学类及诗集;而除徐绍桢自撰者外,尚收有其父徐灏及他人著作。十二种为《通介堂经说》三十七卷(徐灏撰)、《乐律考》二卷(徐灏撰

  • 乞食图

    清钱维乔(1739-1806)撰。钱维乔,名又作惟乔,字树参,自号竹初,别署林栖居士,江苏武进人。清代戏曲作家。乾隆朝举人,嘉庆年间曾任浙江遂昌知县,后调任鄞县知县。工书画,兼善诗文,尤工词曲。寄居如

  • 周礼郑司农解诂

    六卷。东汉郑众(?-83)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郑众字仲师,郑兴之子。官至大司农,史家称“郑司农”,亦称“先郑”。幼从父学习《左氏春秋》,明《三统历》,兼通《诗》、《易》,知名于当世。事迹见《后汉书》本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