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物理小识

物理小识

十二卷。明方以智(1611-1671)撰。方以智,字密之,号鹿起,又号曼公,桐城(今属安徽)人,为明末四公子之一。崇祯十三年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。清兵入关以后,南走广西,桂王亡,出家为僧,改名大智,字无可,号弘智,别号药地和尚、极丸老人等。康熙十年赴吉安谒文天祥墓,卒于道中。方以智博览群书,精通音韵,创发声送气收声之说,还兼通天文、地理、历史、生物、医药、文学、物理等。著有《物理小识》、《浮山集》、《药地炮庄》、《易袽》、《古今性说合观》、《一贯问答》、《东西均》、《通雅》等。《物理小识》十二卷,是一部科技专著。本书首为总论,正文分天类、历类、风雷雨旸类、地类、占候类、人身类、鬼神方术类、异事类、医药类、饮食类、衣服类、金石类、器用类、草木类、禽兽类,共十五门。全书涉及古代各种科学知识。方以智在综合我国古代科技知识的同时,还注意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。书中很多内容为作者之独到见解,纠正了西方一些学说所存在的错误。如关于炼焦与用焦的记载,最早见于此书。英国人达比于1713年才知道炼焦,比方以智晚约一个世纪。提出了“光肥影瘦”的理论,即人眼所见的太阳圆面比实际的发光体要大等等,纠正了利玛窦关于太阳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60多倍,而太阳距地球只有1600多万里的错误说法。此书有康熙三年(1664)于氏刊本、光绪十年刊本,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《中国丛书综录·子部·典故类》有著录。也收入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《方以智全书》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纯白斋类稿

    二十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元胡助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助,字履信,一字古愚,别号纯白老人。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始举茂才,为建康路儒学学录,后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、承信郎、太常博士。此集为助自编,共三十卷

  • 石川集

    四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殷云霄(1180-1516)撰。殷云霄,字近夫,号石川,山东寿张(一作凤阳)人。明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授靖江、调青田知县,升为南京工科给事中,卒于官,年三十七岁。著有《石

  • 颜氏字样

    一卷。唐颜师古撰。清汪庆黎辑。颜师古生平著述,见《匡谬正俗》。按:《中兴书目》著录颜师古《字样》一卷,《唐书·儒学传》云:“帝尝叹五经去圣远,传习浸讹,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,多所厘正。”颜元孙《干禄字书

  • 别本澹轩集

    八卷。明马愉(1395-1447)撰。马愉,字性和,临朐(今山东临朐县)人。生平详见《澹轩集》(辞目)。是集系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马愉之乡人都御史迟翔凤购得《澹轩集》残本,又经愉家人掇拾逸作,补

  • 九经误字

    一卷。清顾炎武(详见《左传杜解补正》)撰。炎武因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,而坊刻之误又甚于监本,极不便于经籍流传,乃考石经及各种旧刻经籍作成此书,以纠正经籍在流传中的错字讹脱。其原则是凡监本有笔误显然

  • 春秋穀梁传

    旧题穀梁赤(生卒不详)撰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穀梁传》十一卷,班固自注:“穀梁子,鲁人。”唐颜师古注以为名喜,并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云:“子厦传穀梁赤。”据唐杨士勋《春秋穀梁传序疏》云:“穀梁子,名穀,

  • 十六国年表

    一卷。清朝张愉曾撰。张愉曾,字庭硕,清徽州(今甘肃徽县)人,著有《十六国年表》。其书以崔鸿所记录之十六国事、仿照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之例,年经国纬、条理分明,且便于寻览。其从父张潮,收录在《昭代从书

  • 诒安堂所刻书

    十种,五十三卷。清王庆勋编。王庆勋字叔彝,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收著作十种,《可作集》八卷是王庆勋所辑录师友名贤之诗,每位作者都有小传,仿王渔洋《感旧集》的体例编定。《同人诗录》收王庆勋

  • 左逸

    不分卷。明王世贞(1526-1590)撰。世贞字元美,自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、学者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,累官刑部尚书。世贞长于诗、古文辞,与李攀龙齐名,世称“王李”

  • 仪礼纂录

    二卷。清李清植撰。清植字立侯,安溪(今属福建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三礼馆副总裁。李氏以郑(玄)贾(公彦)疏为主,对注疏所未安者,别下己意,折衷是非。如《冠礼筮·宾筮》“皆于祢庙门之外,并无告祢之文”,李